迷思在古典中
Hi:但的确觉得你画里的感觉越来越古典了,你自己怎么觉得呢?
韦:我的确在大学的时候迷恋古典,我记得我整个大学都是在画古典画。自己做坦倍拉,熬树脂,画我所认为的类似伦勃朗时期的画。影响我非常大的就有伦勃朗。后期我特别喜欢透纳,透纳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画的很烂,但有些好的作品,比如波澜壮阔的海景,画的太好了,我看他的画不太相信是那个时代的人画出来的。再早一点,还有委拉斯开兹,我长期地喜欢过他。我喜欢他画面里的那种感觉,近看都是虚的,就好像对焦没对上,但是到了一定距离看特别精彩,他的画面老有一种贝壳般的光芒。但大学时的喜欢,我更注重技术层面上的学习,后来就没有机会画那些画,倒是现在,我觉得我好像重新找到如何看待古典方式。
Hi:但既然这个时期你一整系列的都画古典感觉的画,应该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迷恋吧?
韦:我也是直到最近几个月,这种感觉才变得强烈起来。那种画面倾向还是我内心真的需要,我想以前也不是莫明其妙地喜欢它,也不是仅仅喜欢它的技巧。它内在的精气神,是我真真需要的。我至今仍然觉得,那部分对我很有价值。但我的画往这个部分靠,起初可能是无意识的。想尝试不同的画面感觉,但是到了一段时间整个系列都有这个倾向,或者说,有了方向感。
Hi:每次聊天,总想搞明白是什么让你内心看到那样的风景。但始终觉得像个谜。
韦:我也不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景,我可能还是找到了更多的一些出口,除了画画,生活对于我来也讲很重要,我愿意去体验一些绘画以外的事儿。比如今天上午我一直在北京的古玩城逛,它跟我的领域既相关,又很疏离,我沉浸在那些古物里去欣赏那种美,或者就是那种淘换的过程,让我觉得很幸福,很踏实。
Hi:你很享受孤独吗?
韦:我一个人很会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不太需要别人或者环境来给我什么。我觉得最舒坦的时候,是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去年到北京来,办完个展,就找了辆车,一个人开到河北易县去了。在西陵,看看那些断壁残垣,听听鸟叫,我觉得很有感觉,可能和我喜欢老东西有关。我从小就喜欢自己和自己玩儿。对我来说,孤独感是绝对的,那不是个问题。因为任何时候,那种热闹和欢愉都是假象,人任何时候都是孤独的,孤独地生,孤独地死,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你,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