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到北京:涂鸦-街道的博客”张大力、布雷德双个展 2010-06-03 17:05: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的毕加索等大师的5件总价约1亿美元的画作19日夜间至20日凌晨失窃的案件刚刚震惊世界,法国警方于当地时间22日再度发布信息:两名盗贼从一位老年收藏者位于法国南部的家中抢走了五件艺术品……

  有研究者指出,比较不容易辨认的艺术品和古董通常在某些地方做一些改变,并伪造一份虚假的出处,然后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出售,失主永远不会发现。被盗的艺术品要么在拍卖行,要么通过有名的商业中介进入市场。对于大拍卖行来说,对将要上拍的艺术品的鉴定是非常严格的。小拍卖行没有专业的艺术市场专家,他们的图录数量很少,通常也不提供上拍作品的图片,而且他们的保证期不会超过两个星期。因此,被盗的艺术品很有可能通过小拍卖行而进入艺术市场。而且被盗艺术品通常集中在低端市场,很少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些艺术品通过小拍卖行进入市场而不会引起怀疑。

 

  艺术犯罪的世界,是真正的无国界。交易商们不愿讨论客户的名单,收藏家的身份可能极为保密。艺术品通常在失窃几天后就会被偷运出国门,在多年之后才再次现身,而此时它们就已经落到收藏家的手中。

 

  名画的无奈:

  博物馆的保安措施太简单

  警方的重视程度不够

  海关的警惕度和甄别力弱

  各国在法律方面的局限

 

  与人们的习惯想法不同,许多博物馆的保安措施真的简单到可怕,多数的名画只上了火灾保险,而没上盗抢险。博物馆雇佣的保安属于低薪行业,职业热情和荣誉感都并不高。在很多窃案中,窃贼就在监控探头的注视中大摇大摆地走进展厅,而这时候监控室中的保安们却往往不知道什么原因,正在神游天外,根本没有关注监控屏幕。例如在加德纳博物馆失窃案中,窃贼扮成警察半夜敲门的时候,保安不仅违背了保安原则开了门,被捆起来后竟然安心睡了过去。只要不是世界知名的名作,对于名画的追查在警方也不会如凶案般引起足够的重视,专业水准、追查费用、管辖界线……让人头疼的问题太多。此外价值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大师名作并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走私夹带毒品会处处遭到盘查的可能,而一件艺术品却可以很方便地随身带着周游列国。通常来说,各国的海关对失窃艺术品的警惕度和甄别的专业程度,与他们花在毒品或者军火上的心思相去不啻万里。

 

  在荷兰,窃贼在21年之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成为赃物的主人,在意大利,人们在公开拍卖会上拍得的艺术品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据为己有。伦敦一般是销赃的必经之处,而日本是真正的“天堂”,因为在这里,任何失窃的艺术品只要经过两年就可以合法地进行买卖。

 

  链接:

  近年来重大的艺术品失窃案

 

  ◆今年1月,法国马赛警方逮捕了坎蒂尼博物馆的一名守夜人,他涉嫌盗窃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创作的一幅彩色粉笔画。

  ◆2009年6月9日,有毕加索签名的一本画册在位于巴黎3区的毕加索博物馆被盗。

  ◆2008年2月10日,3名蒙面持枪劫匪在瑞士苏黎世布尔勒收藏展览馆抢走了著名画家保罗・塞尚的《穿红背心的男孩》、埃德加・德加的《卢多维克・勒皮克和他的女儿》、梵・高的《正在开花的栗树枝》和克劳德・莫奈的《在维特尼的罂粟花田》4幅传世之作;而就在这起案件发生的4天以前,苏黎世附近的普费菲孔的一个毕加索画展上,两幅价值至少320万欧元的毕加索名画《马头》、《玻璃杯和罐壶》也不翼而飞。

  ◆2007年12月20日,一伙窃贼闯入巴西圣保罗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偷走了毕加索的《苏珊・布洛克肖像》和巴西著名画家坎迪多・波提纳里的《咖啡种植园工人》。

  ◆2004年8月22日,两名蒙面匪徒持枪闯入位于奥斯陆的爱德华・蒙克博物馆,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该馆的两幅镇馆之宝――蒙克的《呐喊》与《圣母》劫走,总价值估计高达1.21亿美元……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