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昆:失落的理想与追问 2010-06-13 09:40:45 来源:艺术概网 点击:
1962年8月15日,一位叫雷锋的沈阳军区工程兵运输连的中士士兵,在工作中负伤后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2岁……

 

  1962年8月15日,一位叫雷锋的沈阳军区工程兵运输连的中士士兵,在工作中负伤后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2岁。这个年轻的小战士,在他瞬间失去知觉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名字和未来一段的中国历史发生那么深厚的关系。

 

  在雷锋不幸殉职的半年以后,在1963年初春的3月5日,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以手书题词的方式,向全中国人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那一刻起,雷锋这两个字成为中国所有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符号。随着这个符号出现的,是雷锋感人的日记与事迹。在当时还未走出经济困境阴影的中国社会,与雷锋名字相伴的还有一系列的关键词,它们是“艰苦”、“解放台湾”、“抗美援越”、“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总路线”……,等等。这些时尚的,充满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词汇共同构成了那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活语境。在这些符号性的词汇中,“雷锋”是最耀眼的,而且是完全形象性的。和那些理念式的空洞的政治概念完全不同,雷锋的形象非常具体,既有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也有着可以上升到阅读体验层面的“日记”文本。他是一个新时代的圣经故事,有着圣人不能缺少的“箴言”。雷锋留下了许多任何人都值得铭记学习的语录,譬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这些语录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是任何人想要超越生命物质的极限,进入完美精神世界需要守持的理念。它极其完满地契合了自上世纪初期兴起,由无数为了中华民族自由独立而献身热血的志士仁人的社会革命理想,也完全符合两千多年来深藏在中华民族性格深处的文化精神。它是中华先贤孔孟等的博爱之道与立世安身精神的现代版本,却又充满了现代革命激昂的色彩。雷锋的事迹和他的日记,给自1949年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注入了丰富而鲜活的内容。任何一场革命都离不开英雄精神的激励,英雄正是一次次革命运动前行的旗手。雷锋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需要的时刻出现的英雄。陪衬和呼应英雄雷锋的历史语境是曾经积弱贫穷一百多年的中国社会,是曾经腐败沉沦一百多年的社会伦理,是经过这一切忽然因1949年革命在政治上成功而凝聚起的一股浪漫超然的民族斗志,是因此而兴起的建设伟大复兴中国的梦想激情。

 

  在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学习雷锋的号召之前,在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成为指导中国社会政治生活长达15年的纲领。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由丛深编剧谢铁骊执导的《千万不要忘记》故事片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哈尔滨话剧院上演的同名话剧改编,剧情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视觉形象性的铺垫阐释。毛泽东的政治主张,将“雷锋”,以及后来的“欧阳海”、“焦裕禄”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形象与“阶级斗争”连接在一起。这些英雄形象无一不是为了社会主义理想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模范,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新社会道德伦理的背景,为其阶级划分和斗争注入了强大的道德力量。除开毛泽东在具体政治上的考虑和策略,我们应该客观地肯定他为了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浪漫一面。在中国共产党接手中国大陆之前,中国两千多年来建立在农耕社会之上的道德伦理文化系统,已经被自1840年以来的西方帝国主义全球化所带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观念所动摇,甚至是崩溃。1949年之前的中国大部分社会,贪官污吏横行,阶级分化严重对立,贫富差距如云泥鸿沟,中华先贤道德思想维系的社会平衡机制已经荡然无存,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借西方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理念被恶性的放大,整个社会是个物欲横流极端自私自利的泥沼。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希望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来重建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系统。雷锋的事迹正是高度符合这一宏观理想和具体策略的政治符号。他的青春形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身份不但符合新社会的一切要求,而且也接续了为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的人民解放军所建立起来的子弟兵形象传统。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