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游牧”“现·实空间”项目展第一回 2010-07-07 17:42:34 来源:嘉德在线 点击:
7月6日,由嘉德在线和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学术研讨会在时代美术馆举行,嘉德在线总裁陆昂以及吴鸿、杭春晓、何桂彦、段君、刘礼宾、杜曦云、王春辰、鲍栋、盛葳9位当下颇具活力的青年批评家到场参与讨论。

段君:看看每一代人都做了哪些事情。

 

回顾历史,90年代中期的提名展有对历史环境很强的回应性,如反对艺术走向市场的趋势,如传统批评方式的失效。我们如今面临的背景跟当时很像,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对于新的展览、新的面貌也都是有期待的。

 

因此,就像回顾老一辈我们会说他们做了哪些事情一样,在探讨新时代新的批评方式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这一代的任务是什么,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像这次的批评家提名展就提出了几个关键词:理性、反思、自觉。

 

鲍栋:团体如何避免平均主义?

 

每个批评家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但将批评家结合到一起,很容易变成平均主义,抹杀尖锐性,被迫接纳一些本来不会接纳的东西。因此,能否考虑以提名展模式作为基本框架,最后形成小的主题,进行相对深入的论述,这样既保证了多元的价值观和视野,也能保证提名的活力。

 

盛葳:专业性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

 

关于批评家和专业策展人的身份界定是目前热议的话题,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细节上,批评家必须向专业策展人发展。我们的学术脉络和观点,以及批评家与批评家之间的对比、碰撞,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而要在实际空间中得到呈现。这样的专业化,将有助于推进个案研究。

 

当谩骂成为一种流行

 

媒体与批评家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网络时代的来临,网媒大量产生的同时,纸媒也因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做出多种调整。新时代新媒体,批评家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与媒体磨合,形成对艺术发展更有价值的声音?

 

吴鸿:批评家需要发表自己观点的阵地。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批评家需要发表自己观点的阵地——媒体。以简单线条来说,“85新潮”时期的《美术》杂志,是年轻编辑在试探边界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暗度陈仓型。后来出现的《中国美术报》,也是在体制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领导的个人意志和宽容度,可以称之为偷梁换柱型。到了90年代,《美术》和当代艺术几乎无关,《中国美术报》停办,90年代前期,出现了将地方性刊物借来办刊的《艺术界》等,属于草船借箭型。

 

而到了2000年以后,大众和时尚媒体的相应版面和栏目关注当代艺术,同时,网络媒体开始介入。

 

早期的大众媒体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当代艺术特别是行为艺术的妖魔化,二是当时的编辑记者对于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观缺乏专业准备,三是过于偏重地下艺术,将其与前卫艺术混淆,结果一方面过分宣传了一些不重要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容易被急于成名者利用,造成混乱。

 

网络媒体的诞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当今的代表性媒体。很多年轻批评家第一次发表文章都是在专业的网络媒体上,可以说这些网络媒体和批评家的成长密切相关。此外还有一些直投方式的杂志,良莠不齐,需区别对待。

 

总体上说,现在的批评家生存状态更加多元化,和媒体的职业联系不像80年代那么直接,因此,探讨批评家与新媒体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