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起起伏伏:艺术区内的中国式生存法则 2010-08-03 14:53:46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文/大圣 图/尤伦斯 点击:
近年来,随着大量外资画廊进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格局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这些外资画廊除了经营、推广中国艺术家外,同时也引进了许多自己国家的艺术家。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画廊曾经发展迅速,数量突破万家,但在昙花一现后,画廊开始以每年上千家的速度锐减。尤其近两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起起伏伏,画廊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其发展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不过,就在当代艺术全面颓势之际,798的众多艺术空间却在扎挣中眼看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一步步将自己打造成了更加庞大的艺术中心。


尤伦斯餐厅

 

欧文·沃姆 《薄物》、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展览

张洹《希望隧道》、尤伦斯夫妇 (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顺序)

 

798的胜利者

 

走在798街区之中,那些胸前挂着单反相机走马观花的看客们可能没有几个会注意到,这一个挨着一个的画廊、艺术空间在为参观者打造了众多展览的背后所呈现出的挣扎状态。

 

虽然798艺术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标性区域,人气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当代艺术正处于全面的“缩水状态”,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短暂滞后期,2009年被艺术业界誉为“最艰辛的一年”,而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不少画廊和艺术空间因承受不了沉重的成本压力,被迫关闭。即使是没有关闭的画廊及艺术空间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率下滑后,再加上房租及日常运营费用的水涨船高,北京798的不少艺术机构处境艰难,煎熬度日。有的不堪重负或关闭或搬离,而有的画廊或艺术空间则干脆将原有的展示空间改为餐饮场所,甚至有些大型艺术机构靠不断抛售藏品来维持运转。

 

但在同一时间,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几家大型艺术中心则用自己独树一帜的方式继续生存着。

 

自2007年落户798至今,与同处艺术区的其他画廊和艺术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尤伦斯已经成功策划了超过30个展览,与近200位艺术家合作,接待了超过30万参观者。仅2009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总共举办了超过400场讲座、论坛、电影放映、现场表演、工作坊等,超过1万名观众参与了这些活动。

 

许多人已经注意到,现在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已经不是2007年刚刚落户798时的那座单一型展厅,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向多元化扩展。一系列的改造之后,现在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已经成为集艺术空间、教育及公众活动空间、餐厅、咖啡厅、商店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构。

 

“与艺术中心同期开业的尤伦斯艺术商店主要是发现和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与他们的作品。2008年开设的餐厅也艺术味十足,有着独特的菜品设计和艺术氛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推广部总监李沐颐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现在的798除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之外,能够与之匹敌的还有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和佩斯北京。虽然这三家当代艺术机构的特点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艺术机构都不单是介绍世界和中国顶尖的艺术家及作品,而是在不断地尝试打破惯有的艺术界限,与建筑、电影、时尚等元素融合,鼓励观众参与其中。这样的做法不但令艺术中心更贴近大众,也通过多样的经营形式,让艺术中心能够持续地生存下去。

 

其实,在十几年前,最早登陆中国的画廊,有上海的香格纳和北京的红门,两家的老板都是外国人。而代表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如常青画廊、空白空间等。同时,画廊也出现了纯粹的商业画廊,兼学术、商业于一身,有赚钱养学术的、非营利的等不同形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