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飒:批评与资本的合谋 2010-08-12 09:00:37 来源:今日艺术网 作者:李飒 点击: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由于缺乏主体性、缺乏反思的精神,并盲目的用西方的理论套用中国的现状,使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整体上“不知所云”。批评的“失语”使其成为商业利益追逐的场所,其与资本的合谋促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彻底“商业化”,并加速了资本对社会的全面“异化”。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首先存在几个问题:

问题1:会翻译不等于懂批评。

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家有部分是从翻译出身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是从翻译、介绍西方的艺术批评理论开始的,然后开始模仿、仿照西方的艺术理论来对中国的当代艺术进行批评,这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误区:能够翻译并不等于能够理解。或者说,能够看得懂字面的意思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字面背后表达的真实含义。能够翻译西方艺术批评家的理论并不等于能够理解西方的艺术批评家究竟说的是什么,针对的什么情景提出的什么问题,针对的什么具体问题提出的什么方法。打个比方:就好像认为认识汉字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典籍,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在我看来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对西方的艺术批评理论的翻译当然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因此翻译者就转变成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专家。

问题2: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很少有对中国当下真实的历史情景作出认真的分析。

艺术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的产物,艺术与社会的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但中国的当代艺术批评很少对中国当下真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作出分析,在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状况。他们往往直接拿了刚刚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艺术批评理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对中国的当代艺术进行批评和指导。第一这些西方的理论批评者自己未必理解,第二批评者并未对中国真实的社会情景作出分析,批评家的理论常常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

问题3: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位批评家指出中国当代社会最主要的文化问题或文化矛盾是什么。

艺术批评或文化批评首先要有一个对社会、文化整体的理解。当下的中国是一个转型社会,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的国家向一个现代工商业国家转变。再此一过程中,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都发生深刻变化,而文化不可能不发生同样深刻的变化以适应此一社会历史的进程。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最为紧要的文化问题或文化矛盾是什么?很少有批评家真正指出这一问题,而此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厘清,则中国当代艺术则很难找到批评的基础,或很难真正“有的放矢”。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