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国有博物馆在来自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资金、政策和人力资源支持上的优势相比民营博物馆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如此,所以大多数的民营博物馆并不能同首都博物馆等众多国有博物馆那样实行网上预约,免费参观。为了维持经营和生存,民营博物馆或多或少都要对公众实行收费服务。除了如中国紫檀博物馆等这样有大企业集团支持的民营博物馆之外,对于大多数普通民营博物馆来说,唯有如此,生存才成为可能。
针对博物馆在社会功用和企业收益方面存在的矛盾,秦耀宾说:“博物馆的主要功用是: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社会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和服务民众方面的功效也会越来越显著。而在博物馆收益这个问题上,已经开始尝试一些探索。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代表不可以有收益,收益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路有多长?
事实上,秦耀宾所提到的探索,观复博物馆已经开始。
除了门票的收入外,记者在观复博物馆中发现其还有两处“财源”,一是文物鉴定,二是会员会费。在观复博物馆,除了几大展厅之外,还有一处文物鉴定中心同样颇具人气,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许多人从车内取下密封好的“文物”飞速朝文物鉴定中心走去。除此之外,在观复博物馆的展厅入口处,从记者拿到手中的《会员服务手册》看,本馆会员会费为1000元/年,而当前会员有多少,相关工作人员并未回答,根据马先生的知名度,会员数目应该是相当可观的。文物鉴定费、会员年费,以及平时的一些讲座、场地出租费、纪念品、书籍销售等,这就构成了观复博物馆的第二大主要收入。虽已在杭州和厦门建立分馆,但是据之前马未都对外界所说,观复博物馆很快要在哈尔滨开一家分馆,由当地地方政府全资拥有,但会向观复博物馆交付一定的品牌使用费,这就成为观复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或许,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观复博物馆的经营方式将会长期伴随步履维艰的民营博物馆们。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发出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要求“切实帮助解决民办博物馆的馆舍与经费保障问题”,并在建立资助机制、提供馆舍和基础设施保障、供应建设用地、提供贷款、税费优惠等方面,提出了积极意见。这对很多在处于生死线边缘挣扎的民营博物馆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之路还有多长,未来民营博物馆的具体命运如何,民营博物馆能否在今天社会的土壤中长大或者生存,这不仅仅是要看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看民营博物馆们如何走稳走好每一步。正如马自树理事长所认为的那样:民办博物馆就是要利用好自身的特色优势,突出其资源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形成自己的品牌,并成为某一领域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和研究中心。或许唯有如此,越来越多的民营博物馆才能绝处逢生。
【编辑:张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