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召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在此间举行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论坛上呼吁,北京若要成为全球文物艺术品之都,还应做全球化收藏,特别要关注亚洲国家的文物艺术品的收藏。
提及亚洲艺术品,很多国内藏家可能更清楚中国以及韩日艺术品,对东南亚艺术品则相对陌生。事实上,近几年来,作为亚洲艺术品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南亚艺术品早已悄然进入中国,并拥有了一批实力收藏家。
鲁迪·曼度凡尼《跳开的音符》
2007年春,首次由画廊承办,在中国举行的东南亚艺术展――“索卡新观点”东南亚当代艺术展在北京索卡当代空间展出,引发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首度在香港推出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品拍卖,不但吸引了包括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收藏群体,很多内地藏家也纷纷参与竞拍。
2010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卖成交总额4450万港元,较2009年秋拍成绩增长了33%,多件由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拍品创下了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不经意间,在很多内地藏家对东南亚艺术品尚感新鲜的时候,这些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艺术品已经悄悄走进了收藏家们的视野。
事实上,早在8年前,香港佳士得就已在同行中先行一步――将东南亚艺术专场从新加坡移师香港。香港佳士得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部门主管龚若灵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自东南亚艺术品在香港拍场推出,藏家们对其了解与接受的程度逐渐加深,一些内地藏家加入其中。这在拍场的表现非常直接。比如,一件估价4000美元的作品,成交价会达到3万美元以上。
近三四年来,很多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在北京、上海、台北进行展览。在北京、上海举办的艺术博览会上,也会有一些印尼画廊参加。这些因素都使得对国人有些陌生的东南亚艺术受到了更多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新的中国内地收藏家进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方面,台湾画廊以及收藏家的反应要快于大陆同行。在台湾,不但有很多收藏家在收藏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有些台湾画廊更早在五六年前,就在业内首先注意到了东南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