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馆摇旗助威乃愚人所为,全盘否定中国馆亦非明智之举,可先通过下表,客观来看看历届中国馆的展览情况:
年份 |
策展人 |
参展艺术家 |
主题 |
2003年第50届 |
范迪安 王镛 黄笃(助理) |
王澍、展望、杨福东、刘建华、吕胜中 |
造境
|
2005年第51届 |
蔡国强 皮力(助理) |
张永和、王其亨、孙原&彭禹、刘韡、徐震 |
处女花园——浮现 |
2007年第52届 |
侯瀚如 |
沈远、尹秀珍、阚萱、曹斐 |
日常奇迹
|
2009年第53届 |
卢昊 赵力 |
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 |
见微知著
|
2011年第54届 |
彭锋 |
原弓、潘公凯、梁远苇、蔡志松、杨茂源 |
弥漫
|
中国馆的概念自2003年正式实现,但因非典未能成行,这也许是历史的暗示。2005年,作为艺术家的蔡国强任策展人,对他是否能胜任的怀疑并不多,因为蔡国强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策划性,国际展览的经验也远远超过大部分国内策展人,但蔡国强把中国馆打中国牌的思维强化并固定下来,对后来中国馆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2007年侯瀚如对中国馆打中国牌的思路有强烈的警惕,他试图把中国馆引向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但他的主张因为对官方无益而没有得到重视。2009年卢昊、赵力选择的艺术家急转直下,从作品本身讲,欧洲的批评家和国内的批评家都认为这些所谓的大腕艺术家对装置的理解过于简单,他们的作品没有摆脱西方装置艺术的模式,或者说在西方装置语言的基础上没有进行富有创造性的革新。
国内批评家对国家馆的概念已经展开批评,官方意识形态则将中国馆视为中国本土文化的展位,而欧洲批评家对国家馆模式的怀疑已久,他们认为国家馆的展览模式并不能适应全球化的艺术世界。2009年德国邀请英国艺术家作德国馆的代表参展,说明欧洲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国家馆模式可能产生的狭隘后果,并采取实际行动进行改革。卢昊在2009年面对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提出的“制造世界”的主题时,非但没有理解“制造世界”的普遍主义含义,反而把“制造世界”扭曲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面对自然”,即把“世界”的概念等同于“自然”的概念,以便使用苏州园林的方式处理展览场馆,这与他把哥窑开片瓷图案附会在法拉利身上的创作方法如出一辙。
朱其最近对“传统如何向现代转换”的思考,值得中国文化倡导者参考。朱其从思想史中择取“心性论的理学体系”作为线索,把“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落实为“自然的现代性”。尽管我怀疑朱其设想的“自然的现代性”实现的可能性,但我觉得他至少是在寻找具体的线索,而不是空洞地呼吁要恢复传统。展现中国传统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怎样展现中国传统、展现怎样的中国传统,以及在怎样的历史时刻展现中国传统。目前没有迹象表明2011年中国馆的“弥漫”是在反思的层面来展现中国传统的。本届威尼斯美国馆公布的方案同样启用运动员的表演来宣扬美国的爱国主义,但我并不看好美国馆在艺术层面的创造,虽然启用运动员的表演是富有想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