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交易所别开成赌场 2011-03-22 15:17: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吴光智 点击:
天津文交所和深圳文交所交易模式虽略有差别,但突出特色都是“份额”交易所谓降低艺术品投资投资门槛,让普通投资者有机会参与艺术品收藏。借用股票交易模式的艺术品“份额”交易确实扩大了投资者范围,增强了市场流动性。然而,这是否就是一种有效的金融创新?是否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投资品市场?

 

如果艺术品份额交易也可以发展成一场泡沫的的话,那么,这场泡沫能够留下些什么呢?

 

前面已经分析了,真正价格高昂的作品往往是收藏已久、流传已久的稀世之作。即使采用份额交易模式增加了艺术藏品的流动性,炒高了价格,直接受益的也是作为发行人的前一位收藏者。对于其他的份额持有人来说,有暴涨就有暴跌,这就是一个零和游戏,负和游戏。至于创造者本人,斯人长已矣,又何谈利益呢。

 

当然,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也可能受到推崇、追捧。但艺术家倘若受着经济利益的激励而多劳多产,那么,“稀缺性”又从何而来呢?

 

其实,绘画、写作这类个性化、私人化的艺术创作,除了保障创作者本身的生活外,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不是靠着资金投入就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这场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投机风潮,不论起、落,都与艺术无关。与之有关的,只是收藏者、投资者、投机者之间的财富转移。

 

艺术与金融是否有更好的融合方式?

 

个人以为,金融创新必须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增长相联系,才有生命力。否则,就可能被边缘化。

 

就文化事业而言,某些门类的艺术创作确实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需要分散风险,比如拍电影。目前电影市场的运作特色是用知名的导演和演员来增加票房号召力,但即便如此,也未必就能保证盈利。反而,低成本的电影未必就不能创造高票房。总之,拍电影是件收益极不确定的生意。

 

收益不确定性,就会影响投入。新生代的导演和演员,即使有好的剧本,好的才华,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投资者。而电影公司即使愿意培养更多的新生代导演、演员,也受制于自身的财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可能存在分散风险的需求。而金融创新在这中间正有发挥的空间。

 

据报道,近年来已经有商业银行把电影的拍摄作为放贷的项目来运作,但只是单一债权式的融资。而美国好莱坞电影第三方融资的模式,既有债权式的,也有股权式的,更能满足多样化的投资偏好和风险分散需要,可资借鉴。

 

现今,充裕的社会资金为各类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我们的金融从业者是否应当考虑,新的金融工具创造出来,是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还是仅仅开办了一个个赌场?

 

 


【编辑:颜媛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