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2011-04-27 13:05:21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汀莛 点击:
这不是陈逸飞与魏景山的第一次合作。1972年,已经誉满上海的陈逸飞与名声同样响亮的魏景山就已经合作了工业题材油画《开路先锋》,轰动一时。基于这次的良好合作经历的魏景山欣然应允。而此次合作《鲁迅到平民学校去演讲》,更是默契无间。

 陈逸飞珍贵素描手稿

 

1975年,正逢连环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作为当时在画坛已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身处十年社会运动大环境中的陈逸飞,对连环画题材亦多有涉猎。此件《鲁迅演讲》正是诞生在这种特殊环境之中。

 

是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邀请当时的知名画家魏景山以鲁迅1932年到平民学校去演讲为主题创作的彩色连环画,当时热衷鲁迅题材的陈逸飞得知后主动要求与之合作。

 

这不是陈逸飞与魏景山的第一次合作。1972年,已经誉满上海的陈逸飞与名声同样响亮的魏景山就已经合作了工业题材油画《开路先锋》,轰动一时。基于这次的良好合作经历的魏景山欣然应允。而此次合作《鲁迅到平民学校去演讲》,更是默契无间。

 

连环画是根据脚本来创作的,只有图文并茂,连环画的完整性方可出彩。为了使这套连环画脚本内容更加真实化,具体化,魏景山和陈逸飞特别去了厦门,感受南方生活,并到厦门大学收集有关的素材,在厦门的街上,他们观察各色各样的人们,品尝当地的小吃。

 

魏景山回忆到:“我们在海边见到一些穷苦的男女孩童,衣着破旧,爬在礁石上采挖附着其上的贝肉以供出售。我想如果生在鲁迅的时代,他们中的人可能就是平民学校学生中的一员。”对南方的城市环境的深入观察和对鲁迅时期的社会精神秩序的用心体验,为他们创作此套连环画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素材。

 

陈逸飞与魏景山合作的惯例一般多是,陈逸飞考虑总体构思及创意,一俟总体格局定下之后,才共同完成征稿创作,夏葆元认为,此30件手稿“当属创作初期阶段也即陈逸飞发挥强项的那个阶段”,即是他对陈逸飞在创作上整体把握能力的肯定与赞许。

 

这套连环画《鲁迅到平民学校去演讲》的内页画稿构图完整,情节连贯,叙事宏大,方寸之间容纳众多人物风景而井然有序,既有鲁迅本人,站岗孩童,学生代表的人物特写也有听课群众的整体描绘,既有关键情景的真实反映也有事件过程的发散性创作。整套画面张弛有度,节奏紧凑,有的人物刻画,采用仰角入画的方法,视角由下向上,赋予人物一种史诗性的品质,不仅强化了人物性格,也巩固了故事的主题。有的画面设计,采用“三角形布局法”这种电影式的视觉处理手段,使读者对画中的三个人物有全景式的观看,独具匠心,充分体现出其日后崭露无遗的导演天分。

 

陈逸飞对创作对象准确与敏感的理解能力,扎实的绘画功底与对创作的严谨精神,使其创意及构思总能区别于当时一般艺术家的创作模式,推陈出新,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取舍、修改和润色之后,《鲁迅到平民学校去演讲》13幅正稿油画完成,刊登在197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第6期《连环画报》上,社会反响强烈。

 

连环画手稿非常稀少,陈逸飞的就更为难得,应当说每一部连环画手稿都是孤品,具有绝版性。此套《鲁迅到平民学校去演讲》手稿被重新发现,品相如此完整,保存如此良好,其纸不过三十年,其美则三百年。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