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可聊艺术不谈价格 2011-05-07 13:29:54 来源:中工网 作者:甄澄 点击:
“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自从2006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年举行的第六届更是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机构参展,参观人数近5万。当代艺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的当代艺术处于一种怎样的发展状态?博览会负责人、“艺术北京”执委会执行总监董梦阳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衡量中国当代艺术是否真正‘走出去’,关键要看是否进入其他国家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被阅读、被聆听、被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任重道远”

 

记者:再来谈谈中国当代艺术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词吧。第一是“市场”,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和产业发展形势?

 

董梦阳:由于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的国际化,当代艺术市场先天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当代艺术普遍采用签约式的运作模式,避免了在传统艺术市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整体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发展,不仅需要从国际市场借鉴成熟的机制,也要从传统艺术市场中吸取经验。所以,国际化接轨、本土化改造,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第二是“走出去”,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去”的现状?

 

董梦阳:衡量中国当代艺术是否真正“走出去”,关键要看是否进入其他国家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被阅读、被聆听、被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任重道远。2005年文化部首次在“威尼斯双年展”设立国家馆;近十年来,我国在海外的中国文化年和国家级艺术交流活动多以当代艺术为主。这些都可以说明,中国的当代艺术走出去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但素有“艺术奥林匹克”之称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来自中国的机构凤毛麟角。

 

记者:第三是“心态”,我们知道,创作者和经营者的心态可以直接影响艺术市场的走向,您如何描述现在的业界心态?

 

董梦阳:处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迅速,创作空间、市场“蛋糕”的确很大,国际艺术界对此充满期许,这让很多人兴奋,但也容易产生浮躁和盲目。当代艺术的创作需要具备丰富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合理的技术和创造力等几个要素,缺一不可。因此,现在中国的艺术家更需要冷静、理性地去观察体悟,从业者要心怀社会、脚踏实地。

 


【编辑:冯漫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