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雾弥漫整个中国馆 2011-05-14 17:41: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2010年11月17日王林旭画展研讨会在北京画院举行,主持人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唐勇力先生。今天到会的专家学者有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先生,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小可先生等。

下面请岛子发言,

 

岛子

 

岛子:很有幸能参加林旭先生作品的研讨会。我们探讨的主要是林旭先生的探索,是他开启的一种水墨艺术的可能性。听了以上诸位的发言很受启发,我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系作研究和教学,学生从硕士到博士。今年的主要课题是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就中国的水墨艺术和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状态而言,我认为林旭在这里完成了一个突破,刚才诸位谈到,从赵无极等大师的艺术探索中可以看到东方水墨艺术为西方所认知的创新途径,林旭先生就处在这样一个文脉之中,一直对中国艺术的现代性课题进行探索。在赵无极之前是林风眠,林风眠的突破在于中国画的墨、色、光三者结合,从他的弟子赵无极一直到吴冠中先生一脉相承。林旭的超象艺术尝试是一种具有理论高度的自觉探索,这是很关键的.

 

超像艺术的形成是林旭多年艺术积累的结果,它让我们看到了东方的意象和西方的抽象这两者的结合,这种结合一直是很多中国艺术家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从林风眠一直到像吴冠中这一代人,中间还有台湾的东方画会,这种融合的尝试一直在进行,其中也产生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在一些范式的形成中避免保守,不断突破。

 

超象是一种超出传统意识限制的不定型的绘画。我们往往不易突破,而创作如果不能突破困境,就难免主题先行,总是要说清我画的是什么,使得灵性(这一现代的、个体的和自由的语言)受到限制。我们大学有一个吴冠中研究中心曾对吴先生后期的艺术进行过研究。吴先生直至晚年始终没有突破他在八十年代形成的艺术范式,在创作中总是力图寻求原形,在画面上必须找到这是山,这是苏州园林……,他没有这种超象。中国画的最大一个困境就表现为这一局限,吴先生还有一些作品不能称为中国画,针对他的水墨艺术而言,我个人觉得他不能成为大师,因为大师的一生要不断在范式上出新。

 

回到林旭先生画展的话题,这种探索对于中国水墨艺术非常具有启示性,我建议建立一个研究课题,把超象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探讨。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也有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在探索,是不是可以通过课题的确立(比如在国家画院或艺术院校)将这种探索系统化、长时段地观察、研究、推荐,使这种探索能够得到不断发掘,够激励水墨艺术良性的发展,谢谢各位。

 

唐勇力:谢谢岛子,讲的非常好,特别讲到林旭的画,还有吴冠中。吴冠中的去世是中国美术世界的损失,也给我们留下很大的启示。讲到范式,一个画家一生创作很多范式很不容易,很多画家之所以称为大师,是因为他有他的范式。这里面要有天赋和悟性,最终才成为范式,画家做大师很不容易。下面请唐辉做发言。

 

唐辉

 

唐辉:时间的关系,我简单谈一点感受。首先得感谢北京画院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展览。近几年北京画院搞的展览活动应该说很严格,每个展览都有它的含金量,有很多给我们画界带来启发的东西。我对北京画院的展览都很有期待,每次来都怀着这样一种心情,这次看了林旭先生的展览给我也是一种震惊。

 

以前跟林旭先生不是特别熟,名字听了很多次,知道他画竹子。有一次去林旭先生的画室,给我的第一个惊讶就是满地的画纸,每间屋子都有创作的工具,画作堆积如山。艺术家的画室我们去了很多,林旭先生的画室真的令人惊讶,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品种特别多。当然他画室就是画室,不是展厅,摆放堆积比较凌乱,很多东西当时没看出来。在今天的这个展览上,他把其中一小块拿到展厅,经过精心布置,看了之后让我第二次震惊,展出来效果远远超过我想象,非常震撼.

 

看了林旭老师的展览后有比较强烈的感受。我认为林旭老师有深厚的艺术造诣,这个深厚造诣能直观地看出来。他所呈现的是从画竹到印象彩墨的一种拓展,在这种拓展中能看到中国意味。另外从展览所呈现的作品来看,不是林旭先生昨天一拍脑门说咱就这么搞,而是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是他在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之后的一种反思,在反思之后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对传统的八大山人,包括大千先生在泼墨上都有涉猎,但林旭先生比他们走的更远,当然不能说更好,但这个“远”走的更深,借鉴的东西更多,这是可喜的。

 

从作品的多样化能看出来高超的绘画技巧,这个技巧表现为作品里蕴含的水墨韵味,色彩的表现,制作的精良,还有创作手段应该说非常丰富,是长期的艺术追求和研究的结果。

 

我记得台湾的刘国松说过一句话:艺术家进入画室,就相当于科学家进入研究室一样,不是简单的在画室进行重复,而是不断地进行创造。这是研究和实验,林旭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的长期艺术实践和研究形成给今天展现给我们的完美.

 

我觉得林旭先生确实有一个远大的艺术理想,表现在他有一种永不满足的艺术心态。说的更高一点,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责任感。怎么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绘画,怎么架起对话的世界桥梁,这都是林旭先生头脑中的思考。他不断地从内心来体验身边的事物,不断伸展出新的艺术触角,有不断产生新的艺术感受,并很快把这种感受变为一种现实。法无定法,对当代艺术是一种要求。我们不能固守在一个艺术的壳里,怎么从这个壳里脱出来,怎么能真正地化蛹为蝶,怎么样修成正果,这都需要一个变,齐白石的变,毕加索的变,都有一个变。林旭先生年岁不是很大,却把这个“变”提到了日程上来,一方面是他对艺术的坚持,另一方面是他的求新精神。林旭先生刚开始给我感觉是为人非常谦虚,朴厚,第一次见面给人感觉非常好。在艺术上他是非常聪明的人,他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是按照内心的计划一步一步实践的,从画竹进入画界,步步走向实现艺术理想的境界,这是他聪明的地方。有很多艺术家都没有找到自己的艺术升华的台阶,林旭先生不光找到了,而且脚踏实地往前走,让人值得期待的东西非常多,我就说这些,谢谢。

 

唐勇力:讲的很中肯,讲到林旭先生作品本质的特点,点到了林旭先生的艺术理想,艺术理想也是一种学术,学术本质是探索未知。林旭先生现在的转型,实际上是一种探索,艺术家是艺术探讨的资本,讲的非常好。下面请于洋先生发言。

 

于洋:我是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感谢北京画院的这次邀请,使我有机会近距离学习王先生的作品。我专业从事近代美术史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谈一下心得。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范畴。我从王先生作品里能清晰感受到中国传统理论的范畴,这里面不光是雄浑,还有一个含蓄,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探索,而且非常成功。看到王先生的作品,使我想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兴起的实验水墨。实验水墨对于水墨质地和水墨形式的感觉是基于西方艺术的,显然王先生的水墨艺术是从东方意象的中国根源来探索,从本质上不一样。他所探索的是中国水墨和中国哲学本质的关联,属于方意象水墨的范畴。

 

这种以水墨为主的综合材料的探索和尝试,在他的很多作品里得到体现,我觉得达到一个非常成功的程度。比如在这本画册里,以及在下面的展厅里,他画的冰雪、雪山、沙尘暴我都非常喜欢,感到非常精彩。刚才几位先生提到,水墨作品在制作中形成现代水墨画是很普遍的现象。今天,如何面对制作的“度”或者说如何认识现代媒介材料,在获得视觉的同时还不离中国文化的根,这是一个难点。我在王先生作品里可以看到他对制作上的度的把握和控制,确实有非常自觉的态度,而且也保留了意象水墨非常根源和本质的东西,没有超过意象根源,这是非常可贵的一点。

 

最后一点,因为王先生本身的职务多,社会活动多,见识很广,他作品里体现的文化策略意识是很有特色的,能够站在中西文化比较的高度,不是从某个西方艺术家那里直接搬来,而是从整个全球化格局里审视中国文化,这是我看了展览之后的一点心得。

 

唐勇力:谢谢。中西文化产生的碰撞体现在绘画当中,林旭先生的作品正好印证这个说法。下面请华建国发言。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