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艺术的"天花板"是由什么因素构成的?我想大约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主义的政治体制、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科学模式、自由主义的文化模式这四个主要的因素。这四个因素组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恒稳系统",反过来堵塞了其它的可能性。法兰西斯 福山所写的《历史的终结》一书大约就是要表达这种近乎悲观的看法。我们能否绕过这个"天花板"?能否在这四大因素的结构之外,找到通向新纪元的开放口?我并不主张要回到过去已经存在过的模式中去,特别是不主张依据过去已经存在的对立模式去寻找它的对立面(例如,为了超越民主体制,就提倡它的对立面:专制独裁体制)。我们要寻找的是另一种思想方式并借助它来实现一种文化的转折。这就是后现代时期文化的潜在目标。"华人艺术"的前途将也是与这个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的。
华人艺术家的优势是:我们拥有另一种文化传统,另一个历史背景,另一种社会模式。这使得我们在与现成的当代艺术拉开距离时能有一个支点。不少华人艺术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在他们的创作中作出了各种大胆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入现成的当代艺术中心的一种"策略"呢,还是为了离开这个中心,去创造新的文化?这些创作的结果,是强化了西方中心主义,还是削弱了它?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走"油画民族化"的老路,还是正在产生对全球文化有普遍意义的新艺术?我们也许应该放下短期效应的思维模式,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去看一看当下的中国文化问题。我在这里再提出一些问题,供同行参考指正:
华人艺术家如何去运用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性?主题,观念,方法或者态度?
是直接地搬用中国传统或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手法,还是把这两者转换为另一种艺术?
体制建设的重点是策略还是战略?是体制框架的标准化,还是体制结构的创造性?
如何摆脱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的心理情节,使民族文化走向开放?
专业"的含义是什么?是技术,批判精神,对艺术和生活的感觉和热情?
参加国际重要展览是艺术的目的吗?如果不是,我们从事艺术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参加"重要展览",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可做?
艺术应该争取和政权联手,为地区政治服务吗?
华人的艺术家的创作应该和华人社会现实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以折衷博取西方艺术界的青睐和赞许,还是以发现去寻找自己的存在?
经济的繁荣必然导致艺术的繁荣吗?有钱就能做出好作品吗?如果不是,艺术繁荣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华人艺术"的问题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我在这里只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各种问题的讨论。我始终认为,最实在的行动无过于思想的行动。思想不行动,华人的艺术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而新思想的建设则需要众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1999年1月25日于巴黎
关于华人艺术的发展--与费大为先生对话
作者:泽溪
前不久在一家艺术刊物上看到了费大为先生有关华人艺术发展的一篇文章。费大为先生提出了有关华人艺术的十个问题,其中心问题还是华人艺术如何发展;当然正象费先生所说: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是为了华人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是针对普遍意义上的艺术发展的需要。
我非常赞同费先生对华人艺术发展状况的陈述与分析。我们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跟在西方艺术的车轮后面追赶,特别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把西方艺术从本世纪初到70年代所走过的路,几乎都走了一遍。但实际上,进入80年代,西方艺术已经钻进了一个死胡同,而我们还在紧紧追赶,其命运可想而知。艺术好象变成了一个睡美人,等待着王子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