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11-06-15 13:45:41 来源:星尚画报 作者:吴春艳 点击:
水上巴士的罢工并没让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歇菜,相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正抓住时机释放他们大脑中的荷尔蒙。当然,还有一群怀揣着明星梦的中国艺术家,他们干得很卖力,可惜展位很边缘。

“弥漫”于边缘的中国味

 

早在5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馆的策展人彭锋就曾放出戏言,称“此次中国馆也有实力问鼎最佳国家馆金狮奖”。事后证明,“中国味道征服双年展”只是个戏言,但此次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们的准备倒也是从未有过的充分。

 

单就规模而言,参与今年各种主题展的中国艺术家有20多位,是历届双年展中最多的一次。这其中还包括浙江美术馆的副馆长桑火尧,他也是唯一一位参展的中国画画家。

 

在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的各大展览中,以“弥漫”为主题的中国国家馆自然博得了不少眼球。潘公凯、杨茂源、梁远苇、蔡志松和原弓五位艺术家,他们以独具中国特色的荷、茶、药、香、酒为题材进行创作,用花、茶、香、酒和药五种气味表达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中国馆的策展人彭峰认为,这五种气味与“五味俱全”和“五味杂陈”形成隐喻关系,五味是五行的一种表现形式,既意味着基本味道又意味着全部味道,从而蕴含着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尽管颇具创意,但亲临展馆实地时,艺术家们还是对中国艺术的边缘位置大失所望,而“让中国味弥漫威尼斯”的展出效果也大打折扣。中国馆实际上位于国家馆展区的末端,“是一个十分小又相对较偏的临时性馆,里面还有一半空间被锅炉塞满,真正可展面积可能只有一百多平方米。”画家桑火尧如此评价。在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唐克扬看来,“中国馆其鲜明特点就是‘寒酸’,6000 m3的空间多为油罐之‘文物’所占据,展览之‘空间’倒成了‘见缝插针’的补充物。”

 

场地天生局限,但中国艺术并非无处发挥。艺术家原弓带来了“空香6000 m3”,该作品与水雾携带香雾渐渐充满空间,渐渐让置身其中的人、物、展品消逝殆尽。尽管空间局促,但这件如梦似幻的艺术作品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曲径通幽的妙感。用策展人唐克扬的话来说,这个作品“白如香雾,空如幽谷,咫尺无涯。”也正是这个巧妙的作品,成功转移了公众对于空间“寒酸”的注意。

 

同样是五味馆的组成部分,潘公凯教授的作品《雪融残荷》则以巨幅的水墨荷塘为背景,塑造出一个充满中国意象的空间。观众立于作品之前,动态投射的英文文本像雪花一样融入和照亮中国水墨,在注入时解构成片段,像积雪一样降落于荷叶,又随之消融。在创作者的设计理念里,整个动态过程正是现代性“西学东渐”的写照;而观众在观看时,既可以感受到雪天的凉爽,又可以感受到荷塘的气息,不啻于一次绝妙的混合体验。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