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左岸布鲁克林 2011-06-23 11:32:58 来源:财新《新世纪》 点击:
由于长期接纳移民形成的传统,这种独立性是多元的;先有东欧犹太人、意大利人、黑人、波兰人涌入,后来是急剧扩张的拉美裔和亚裔人口。他们从原居住国带来各自的文化。战后,随着传统产业没落,尤其是造船,锈迹斑驳的布鲁克林日益破败。

布鲁克林大桥上的业余涂鸦 李大卫/摄

 

对于一般人,纽约就是曼哈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布鲁克林不过是个地名,偶尔出现在犹太小说里。

 

这个最大的城区19世纪末才并入纽约市,始终维持了某种文化独立性。由于长期接纳移民形成的传统,这种独立性是多元的;先有东欧犹太人、意大利人、黑人、波兰人涌入,后来是急剧扩张的拉美裔和亚裔人口。他们从原居住国带来各自的文化。战后,随着传统产业没落,尤其是造船,锈迹斑驳的布鲁克林日益破败。但近几十年来,很多夕阳经济的挽歌,被翻唱成后现代文化新曲。布鲁克林也是一样。这里废弃的厂房、库房,很快吸引到大量艺术界人士。

 

一个贫穷街区的士绅化进程

 

画廊经理是个漂亮女人,但不是那种美国式的漂亮法,而是带点异国风。她的口音也很不美国。在布鲁克林的同业中,这家画廊装修算是比较讲究的。它有个挺怪的名字,叫“红58”。

 

“你喜欢红颜色?”说老实话,我还以为她能发表一点左倾言论,“请问58是指什么?”

 

“Rouge Cinquante-huit。”她用法语重复了一遍,像是纠正,又像是强调什么,“这是我最喜欢的口红。”

 

原来是夏奈尔的“扇子”。一般艺术圈的人,说到跟时尚沾边的东西,总得半真半假蔑视一番,哪有这么公然标榜的?太不波希米亚了。

 

这里正好有个摄影展。据介绍,有些镜头里出现的,是时尚圈的大人物,甚至安娜-温图尔。个别照片有不雅之嫌。我指的不是性,而是某种刻意的侵犯姿态。世界各大都市里,总会有一些忘乎所以的人群,除了享受忘乎所以,更乐于展示这种忘乎所以。海外汉语有个俗气的说法,叫“突破尺度”。

 

在这个波波化的纽约,还有哪些尺度没有被突破?再有恐怕就剩违法乱纪了。但请放心,文艺圈人士的反社会姿态,最多只是姿态,无伤大雅。和你我一样,他们大都也是守法良民,要为日常生活烦恼、打拼,最多就是喜欢戴着墨镜,刺出文身,表情比较旧社会。假如一个社会视这些人为大敌,那只说明它的精英阶级是些土包子。

 

后来知道女经理来自欧洲北部一个地方。她的姓氏也会引起对北方的联想。不过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何况北方苦寒之地的人,很多喜欢追逐拉丁风。前些年的丹麦电影《菜鸟级意语》,就和这种风气有关。如今要想趋时,就请戒掉Hello、Bye-bye,改说Ciao!

 

女经理的本行是美容美发,职业解释了她对时尚的偏好。这里地处纽约布鲁克林,一个叫做威廉斯堡的地段。这是一个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街区。几年前我第一次在此落脚,附近居民除了少数非洲和犹太裔,大部分属于拉丁裔蓝领。偶尔几个年轻白人,也是欧洲来的学生。这是我在美国见过的惟一有人摆摊卖盗版碟的地方。

 

这两年,满是涂鸦的穷街陋巷,冒出很多式样新潮的合作公寓,彩色落地窗框,好像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新楼外贴着招租广告。如果开发商是粤籍人士,还会留下尾数6688或8888的电话号码。

 

最大的变化是人。街上一些衣着入时、身材高挑的年轻人,带着刻意的嬉皮范儿,在满街肥胖的穷人中间昂扬而过,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接着出现一批价钱偏贵的食品店、洗衣店、设计很潮的咖啡馆和小剧场。然后是更多的建筑工地。开发商开始求购旧屋。我的房东也收到了信。一个贫穷街区的士绅化进程,就此开始。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