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X”影像展
艺术与时尚的合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艺术和时尚似乎保持着越来越深的暧昧关系,时尚与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胶似漆。一些耳熟能详的实力时尚品牌近几年与当代艺术更是频繁合作,而且还冠冕堂皇地美其名曰“跨界”。近期,随着展望与LV在国家博物馆的合作、2011年“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的亮相、汪建伟与爱马仕的合作,各种艺术和时尚媒体的的频繁报道更是将有关艺术与时尚的讨论更加焦点化、白热化。
艺术与时尚的暧昧关系素来已久,早在中世纪时期,艺术品就如同奢侈品一样成为贵族、皇室家族的日常用品。蒙德利安与时尚的结合成为了艺术史和时尚史上的神来之笔,曾经一段时间他的红黄蓝被广泛被运用到建筑、服装等各个领域。法国作家Cecile Guibert在一篇致安迪·沃霍尔的文章中把艺术与奢侈品的结合称作“商人艺术家”的扩散,宣称沃霍尔的设想——“所有的商铺都成为艺术馆,所有的艺术馆都成为商铺”正在成为现实。艺术家村上隆更是将艺术和商业联姻的功力发挥的淋漓精致,同时发出了这个时代最富有争议但也是最强有力的声音,更引发了前不久和王广义艺术产业化的PK之争。
艺术和时尚的那些事儿
艺术与时尚的搭界和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赞助艺术(品牌冠名)、艺术与时尚联合秀场、奢侈时尚品牌暨艺术品。笔者继续以前面提及的几个展览入手,着重分析艺术与合作搭界的那些事。
赞助艺术(品牌冠名):“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创始于2004年,是由法国著名干邑品牌马爹利独家推出的年度国际艺术大奖,其旨在奖励艺术领域勇于创新,取得杰出成就的艺术人物。但从此奖项的名称来看,马爹利与艺术合作的性质已是一目了然,马爹利直接以其品牌命名艺术奖项名称;进而从其奖项的宗旨可以窥见其目的,其主要采取艺术资助形式与艺术家开展合作。马爹利与艺术的合作不管是从外在形式和其内在目的而言,向来是直接而干脆的。
相比马爹利而言,爱马仕企业基金会发起的“HBOX”影像展在与艺术合作的形式上相对隐晦很多。“HBOX”是由爱马仕集团在2006年发起的一个项目,并专门邀请著名策展人本杰明·维尔策划。因此,“HBOX”影像展相对而言,在艺术展览的学术上似乎更具独立性和专业性。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从展览本质而言,其并没有逃脱出时尚品牌赞助艺术的商业合作模式,因为“HBOX”每年都将斥资巨金为4位艺术家用创作的单频道视频作品买单。
艺术与时尚联合秀场:举办艺术与时尚品牌的PARTY、秀场似乎是迪奥的拿手好戏。2008年,“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迪奥作品展”在798艺术区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主办方一再标榜此次展览是两块大陆之间与两种不同表达方式——与时尚之间的对话。然而,这种对话并没有表现在展览学术和展览水准上,而是体现在当晚奢华的名流派对上,展览开幕式演变了艺术圈、时尚圈大腕、新贵阶层的名利场和交友狂欢。但不管如何,迪奥还是借此次艺术活动塑造了它们的形象,艺术的力量也通过秀场传递给了时尚。
时尚品牌暨艺术品:关于高端奢侈时尚品的艺术性与商品性的争论,时尚圈好像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时尚圈的一流设计师甚至更愿意自我标榜或被外界称为艺术家,而不是所谓的裁缝、珠宝设计师等等……著名的时装评论家曾经说过:“真正的时尚必须是功能性的,因此只能被划归应用艺术或手工艺一类。如果服装不能穿,它就不是时尚,但它可能是艺术。”展望与LV在中国博物馆的展览合作似乎恰好体现了这一边,灯光闪闪的玻璃橱窗里的LV包,凭借其高端的设计和手工技艺,再凭借高的离谱的价格,谁敢说LV就不是艺术品呢?而LV此次与艺术家展览的强强联合,正是能够打入国家级别博物馆举办展览的基础。有意思的是,从LV品牌的艺术性出发,这个展览似乎更像是两位艺术家的联展。
条条大路通罗马,时尚要想与艺术搭界、合作,其采访的方式可以各种各样。但是,“DVF:夜之旅”与佩斯北京画廊的合作出乎大家的意料,就连画廊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佩斯北京画廊还没做这样的展览,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艺术家孙原也曾这么形容这个展览:“这是一个吸金的展览”,但似乎这又不是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展览”。这种不同,是因为此次“展览”确实了普通展览意义中的主角——艺术家。它更像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服装展示,只不过这次服装展示并没有选择在高级的星级酒店或者高端休闲场所,而是选择了艺术氛围浓厚的798艺术区。其合作方式,更像是DVF单纯租赁了佩斯画廊的空间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