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艺术家Craig Redman和MCM合作推出了“上海”系列包袋
艺术与时尚,谁引诱了谁?
时尚品牌缘何钟情于赞助艺术?在高端奢侈品公司完成早期的资本积累之后,更需要向自身文化品牌的自我塑造和成长。时尚品牌要想永葆活力和其自身影响力,在其满足了自身提供给大众最基本的物质消费以为,还要将其品牌的精神影响力传达给消费群体。而艺术似乎正好满足了艺术品的这种精神扩张需要,艺术正是奢侈品的审美终极标准,离开了艺术趣味的奢侈品如同缺失灵魂的傀儡,沦为昂贵却庸常的生活器具。只有当奢侈的生活方式被奉为一种文化艺术之时,这盘买卖才能脱离世俗趣味,攀升至更高境界。
高端奢侈时尚品牌通过各种渠道与艺术结合、合作,似乎将艺术从神圣的殿堂拉到平凡大众的生活之中,艺术通过时尚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变得更具大众化。艺术家同样在依傍实力品牌之后,更能迅速的被媒体和大众和认知,与时尚的合谋似乎成为了一列幸福快车,成为艺术家名利双收的最有效、最简单的途径。
随着艺术家与时尚品牌密度合作,“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定义也不断进一步地丰富——他们不但纯粹地创造美好的作品,而且还是个靠艺术谋生的商人,是瞄准各种资源、不放过任何商机的生意人,是应当考虑生存与利益的社会人。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艺术家似乎迷恋上这种美女如云、达官新贵云集的秀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更是喜欢成为闪光灯下的天之骄子,成为各种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
时尚是在人为操作之下创造出的满足自我需要的产物,而他毕竟将于生产、消费、传媒仅仅绑定在一起。而艺术家介入到时尚品牌的各种秀场之中,是否能抵抗住艺术家的思想沦为时尚消费机制的一个环节?艺术家在于时尚品牌的合作之中是否还能保持其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和个性化。艺术创作强调的是原创性和个性化,而时尚讲究大众消费,艺术与时尚的结合,似乎在商业双赢的利益之外,似乎没有了任何合作的共同点和价值基础。当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语言和个人符号被广泛一致到时尚品牌的包装和标志之上,艺术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也随着消解,艺术家、艺术作品毫无知觉的陷入了时尚的“幸福”绑架。艺术与时尚的相互交融和渗透到底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黔驴技穷、江郎才尽,还是艺术家实在扛不住名利双收的诱惑?或者,这又是一次互利互惠的商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