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剪辑:凌晨 记者:成小卫
本期节目围绕即将于7月10日北京圣之空间举办的坎勒个人展览——审美的回归展开讨论,在这期的节目中,邀请了展览的策展人何桂彦先生、学术主持杨卫先生以及展览的艺术家坎勒共同出席本次活动,在与坎勒相识二十余年的杨卫眼中,坎勒是位极度热情、乐于帮助别人的艺术家,坚持个人的艺术创作,用灼烧的生命展现别样的艺术理想;在何桂彦看来,坎勒的作品在传统的视觉、图像、文化资源当中去寻求切入点,从对语言的表现性,还有对画面整个整体氛围的把握有一个回归的因素。
以下为文字实录:
审美的回归——坎勒个展
99艺术网:那依何老师所讲,坎勒老师现在的作品是对图式和语言的一种回归,所以您才将这次的展览定为“审美的回归”吗?
何桂彦:这个题目当时也跟杨老师交换过意见,坎老师也说过,表面上看这个题目会有一些争议或者说有一点保守,在这样一个时代怎么还来提审美的回归或者是美学的回归呢?因为你知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就有一个形式美,以吴冠中、袁运生他们这批艺术家为代表的,回归艺术本体,重新去探讨艺术形式、审美所具有的价值,这个思潮应该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终止于“85思潮”,这几年当中思潮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的影响力主要还是针对于文革时候的美术,也就是说这个思潮的提出本身是对过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叛,他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体现新时期艺术的现代性或者说艺术家个体的自由,这个时候艺术家个体的自由是反映在艺术本体的独立之上的,所以有了美学的回归和形式美的出现。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出现了,就是我们刚才说到他为什么会觉得保守或者是会保证一些误解呢?是因为我们今天在提审美回归的已经不是文革时候的语境了,我们经过了85新潮,经过九十年代当代艺术全球化的过程,我们语言问题应该解决了,这个时候你来提审美的回归到底是什么意义呢?实际上这个时候因为语境的改变,这个题目可能在一个新的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当中它的意义就会不一样。我们当时在制定这个题目的时候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艺术家本人作品当中所呈现出来这种内在的轨迹。像刚才杨老师我们谈到的社会学的叙事让位于表现性的书写,审美方面的。另外是从外部的社会世界转向对心刑释解的关注,这个在视觉上是有趋势和发展的,尽管杨老师也说了,坎老师现在的绘画还是在路上的一种创作,还没有最终的终结,但是这种趋势应该说在这次展览当中体现得比较充分,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一个考虑。
第二,还有一个更大的考虑,就是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叙事完全被社会学所占据的时候,这个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反讽政治、调侃、犬儒主义和媚俗占据着中国当代艺术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如何去思考一些审美的东西,如何去反对一些庸俗的社会学的东西,庸俗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东西,所以提这个审美的回归是在这样一个角度去讨论的。但是,是不是说这个时候审美就跟八十年代的审美是一样的呢?不是,它不是一样的,我们这个时候的审美更多的强调的是艺术家重新回到一个个体的创作轨迹和一个个人基于一种自由的,个体独立和自由的一种状态。因为如果我们把他放在一个更大的文化语境,你会发现这个实际上跟中国今天民主社会的建设都有关系,因为我们今天实际上是完成了现代化,但是我们在精神上现代化的历程是没有实现的,就是公民的独立,转到艺术领域就是艺术家的独立,这种独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我刚才说的靠庸俗社会学,靠艺术市场和政治所主导的当代艺术的创作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像西方一样完成现代主义革命。所以我觉得提审美的回归是这两个之间寻求了一个结合点,当然最终这个名字以及我们的思路到底会怎么样,也期待着展览当天的研讨会,也希望我们的思路听听其他批评家的意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