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8-30 15:32:41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冯博一 点击:
1980是一个象征的年份,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复杂的“当代”。前所未有的持续变革,使19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从落地之日起,就注定要不断引起讨论和争议。近年来,“80后”成为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之一,但是相比文学、音乐等领域,艺术领域的“80后”似乎还没有集体进入人们的视

在这次展览中,人们几乎看不到对现实的关注和宏大叙事,80后艺术家们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策展人冯博一说:“80后是相对自我的一个群体,用艺术家马一的"一个人的剧场"作为主题,贴合这群艺术家的状态和方向。但是80后,是一个太难被定义的群体,他们缺乏一条被贯穿起来的主线。”

 

对此,不同年代的批评家们褒贬不一。前辈批评家常常给他们贴上“肤浅”和“没有历史感”的标签。而80后自己显然不认同这一判断。2006年,80后艺术家高瑀就创作过作品《浅薄不是我的座右铭》来回应这一质疑。策展人房方认为,80后不像过去的艺术家那样谈理想,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他并且认为,在80后艺术家身上并不缺乏对时代的关心、对所处现实处境的判断,他们在思考着如何用作品参与社会的演进,甚至身份的模糊也是新的身份认识的开端。批评家鲁虹则一方面把80后不关注历史、与历史断裂归咎为社会教育的缺位,另一方面认为80后也可以很深沉,比如在本次展览中,应歆珣的作品《变形记》表达的就是对发展速度的忧虑。

 

80后摄影艺术家迟鹏认为,80后成长在一个没有质疑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是寄生的和断代的。他认为,批评家过多地将重心放在了作品的题材上,并从80后艺术家作品普遍关注个人生存状态而导出这代人没有历史责任感的结论是不科学的:“卡通没有错,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作品绘画语言的独立性,虽然谈题材更能得到大众的应和。”

 

一个人的剧场

 

80后一代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长大成人,在不稳定的市场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体验并选择人生;而前几代,则是在中国文革时期稳定的计划经济与社会压抑中生存,在不稳定的政治运动中被规定性地接受时代命运的摆布。

 

因此,作为80后一代来说生存不是一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是选择的方向和方式。作为80后的艺术家,他们已经摆脱了艺术干预现实的一厢情愿的理想,而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搭建独属于“一个人的剧场”;其诉求已经不存在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见的与现实与自身的高度紧张关系,或者说,现实已经不再是严重干扰或需要加以排除和与之对立的力量。他们首先是接受现实,并处之泰然,然后再看看这种环境之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他们多媒介的作品看似纷繁庞杂,却彼此有着共性特征。观者或许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本身的沉静,还可以看到一种此前很少见过的气闲神定、举重若轻的态度。再也没有以往家长式的“教导”可以抑制住80后独往独来的游侠精神,他们更多的只是在“一个人的剧场”中,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与表达,演绎着个体生存实在经验的叙述个性与良知,忧伤而明媚,也包含着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面向未来而不是营造怨恨的可能,似乎更加值得我们所有关心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本身发展人们的关切。

 

从而,在这次对应的展示中,抽离、梳理和规范出80后艺术在消费文化时代一条承上与延下的脉络线索与星星点点的存在。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现状,也是某种可能的未来,观者或许还可以了解到80后艺术的"现状是如何发生的"端倪。也正是这种现状的表层后面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因素,才使当下来自这些80后艺术家的后知、后觉的原初状态,以及转化为视觉形象的一种真实而有自我意识地提示与呈现。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