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同性恋概念变异 艺术成上位工具 2011-09-08 12:56:43 来源:搜狐文化 点击:
在当今普遍强调个体差异化与创作能力的今天,艺术家的性别甚至成为旁人试图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方法的佐证。然而,有些艺术家正在打破性别所带来的局限,如电影导演莎莉-波特(Sally Potter)所言:“性别不是那么决定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是男人或女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

789艺文沙龙上,嘉宾们在思考

789艺文沙龙上,嘉宾们在思考。 (王婷巧/摄)

 

9月5日,搜狐789艺文节文化沙龙“性别创造力”在五道营进行。青年艺术家黎薇、鄢醒、画廊推广人窦子参加了分享活动。

 

在当今普遍强调个体差异化与创作能力的今天,艺术家的性别甚至成为旁人试图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方法的佐证。然而,有些艺术家正在打破性别所带来的局限,如电影导演莎莉-波特(Sally Potter)所言:“性别不是那么决定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是男人或女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男性从男子气概的约束中解脱,和女性从女子特质的约束中解脱,含义是一样丰富的”。

 

在中国同性恋被大肆变异,异性恋爱有时是相互利用

 

艺术家黎薇认为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同性恋的爱情和行为,只是在中国,同性恋已被大肆变异,病态化呈现。在她看来,爱情跟性别,跟年龄本身没关系,然而现在很多少男少女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觉得好玩。其实同性恋和异性恋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对感情负责任。

 

然而目前,即使是普世价值所认同的异性间的恋爱,也充斥着利用和不真诚。“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可调和生命体。在中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觉得真正的感情特别少,很多都是迫不得已,两个人关系的建立必须在一个基础上,比如如经济基础或者以孩子为纽带。”

 

“我还是比较喜欢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因为不存在任何交易。这个跟性别没有关系。我一直认为性别根本不是个事儿,因为你出生时被鉴定的性别是医生或者科学家赋予你的,但这不是你认可的。”

 

80后艺术家鄢醒并不忌讳自己的“同志”身份,他不存在任何这方面的困惑:“我没有关心过同性恋的心理状态,有的人会因为这种身份骄傲和自卑,这个我不太理解,我觉得这种价值观挺奇怪的,本来这是件挺自然的事。”鄢醒身边有一群要好的朋友,“这主要是因为我为朋友们提供了另外的价值,比如说你言语有趣,或者艺术作品有说服力,而不是因为性别或者私生活如何。”

 

艺术领域只有好作品和好艺术家 不排除有人借同性恋上位

 

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艺术圈或时尚圈出现同性恋的机率更高,是否因为同性恋者在艺术上拥有更多天份?对此问题,三位嘉宾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艺术空间推广人窦子说:“在创作上,只有角度和思维的不同,这与同性恋是否占创作优势毫无关系。媒体喜欢放大艺术家的个人标签或者他们的私生活,然而创造力是自身具有的能力,不是你是同性恋,就一定有过人的天赋。”

 

鄢醒说:“我们看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这些艺术家都是同性恋,但其实有更多的同性恋艺术家没有出名,因为他们做得不好。”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