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精神病院的门 2011-09-13 16:10:53 来源:《艺术新闻周刊》 作者:冯白帆 何含子 点击:
2011年8月,我们带着各自的课题与艺术家郭海平一道,来到常州某精神病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试验,试图对精神病人的艺术创作及其生存状况进行考察和研究。一行人中,除了长期从事精神病艺术研究的郭海平之外,小组的其他成员对精神病人和精神病艺术的认识都只停留于书本阶段。

叩问精神病院的门

 

“我要加入你们部队,只要有口饭吃,我就要画画!”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从他拿起画笔,他便立刻沉浸于他的艺术世界。

 

2011年8月,我们带着各自的课题与艺术家郭海平一道,来到常州某精神病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试验,试图对精神病人的艺术创作及其生存状况进行考察和研究。一行人中,除了长期从事精神病艺术研究的郭海平之外,小组的其他成员对精神病人和精神病艺术的认识都只停留于书本阶段。因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各种不安,同时也做好了充足的心里准备去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

 

3号下午,我们下了火车便直奔目的地。两点半的时候我们直接进入了病区。这里的管理相当严格,入口处由护工看守,进出都要刷卡。病区内几乎是清一色的白色,显得冰冷、肃静。一条四五十米的走廊将病人居住的病房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分隔开来,走廊里放置着几个长椅。穿着病号服的病人或坐或站,或无目的的来回游走。这就是精神病院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实际上,关上不锈钢的防盗门,整个病区就彻底与世隔绝了。

 

这所医院并不是普通的疗养院,被送到这里的多是突发性的精神病人。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精神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被分配在不同的病区。这里的病人流动性较强,出入院比较频繁,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经常有病人由于大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或正受过电休克治疗而无法继续创作。类似的情况为艺术试验造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因为要让他们自由表现内在的、原始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和相对独立、安静的创作空间。于是我们适当调整了计划,开始对个别表现力较强的病人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这一过程将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逐渐的了解了病人的家庭背景、基本病情和发病原因等各种详细情况。并且对一些病人创作时的心理轨迹也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最典型例子是我们在心理康复科遇到的十七岁少年小斌。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倾向,对线条和色彩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刚开始我们对他的作品并不完全理解。只是凭直观感觉,这个少年对绘画有着他自己独特的理解。直到14日的下午,我们在医院意外的遇到了小斌的妈妈,所有的疑惑才完全解开。这种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来源于一个十七岁少年完全无法面对的社会现实。

 

小斌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话不多,但是内心非常敏感,似乎并不愿意别人过多的了解他的生活。在我们与他母亲进行交流的时候,他远远的躲在了一旁,只透过门上的玻璃向我们张望,神情紧张。虽然后来终于坐在了我们旁边,但是神情多少有些尴尬,像被窥破了秘密一样。

 

通过这次谈话,我们了解到,他的母亲在江阴某地务农,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块左右,这1000块的工资要维持小斌与父母一家三口的所有开销。小斌的父亲在几年前骑摩托车外出时遭遇车祸,变成了植物人,常年卧床不起。而小斌本人,在也在今年一月份村上一次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中遭受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最后因为“被迫害妄想”住进了这家医院。危机四伏的生活,让年轻的小斌长期处于一种恐慌之中,父亲的车祸加剧了本就沉重的家庭负担,看着母亲日夜操劳,小斌的心理压力变得日趋严重。当他本人也遭受到了有毒化学品的侵害时,彻底的无助感而使他深陷被害妄想的折磨之中。在向我们说明他的作品时,他说他画的是原始社会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绘画也许是他逃避残酷现实的一种新的方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