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油画《桃花》系列、油画《绿狗》系列、油画《石头》、油画《藏族新一代》、油画《剪羊毛》、油画《黑根一家》系列、油画《红人系列》,雕塑《绿狗》、不锈钢《桃树》装置。
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在日本,他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的个展。在日本的设计界,他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方力钧,1963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居北京,职业画家。重要参展有:1984 《第六届全国美展》,广州 ;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1 《方力钧·刘炜作品展》,北京;1992 《方力钧·刘炜作品展》,北京艺术博物馆;1992/93 《中国新艺术展》,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悉尼/昆士兰美术馆;布里斯本/巴拉特市立美术馆;巴拉特/堪培拉艺术学校美术馆,堪培拉,澳大利亚;1993 《中国前卫艺术展》,柏林世界文化馆,荷兰鹿特丹艺术厅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奥登斯艺术厅;《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东方之路》,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中国新艺术展》,玛勃洛画廊,伦敦,英国;《毛走向大众》,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1994 《世界道德》,巴塞尔艺术厅,瑞士;《第四届亚洲艺术展》,福冈美术馆,日本;《中国新艺术展》,汉雅轩画廊,台北;《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1995 《幸福幻想》,日本基金会,东京;《我们的世纪》,路德维希博物馆,德国;《光州双年展》,韩国;《第四段》,斯泰德里博物馆,荷兰;《中国前卫艺术展》,桑塔·莫尼卡艺术中心,巴塞罗那,西班牙;《方力钧作品展》,贝勒夫画廊,巴黎;《方力钧作品展》,严肃的扎坎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1996 《北京,不,不是肥皂剧》,玛斯托,慕尼黑;《与中国对话》,路德维希论坛,阿中,德国;《题目,广岛》,广岛现代艺术馆;《四个交叉点》,法兰西画廊,巴黎,法国;《中国!》,艺术博物馆,波恩,德国;《方力钧作品展》,日本基金会,东京,日本;1998 《透视:中国新艺术》,亚洲社会博物馆,纽约,美国;《黑与白》,当代中国,伦敦,英国;《5000+10》,当代中国,比堡,西班牙;《是我》,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中国;《方力钧作品展》,严肃的扎坎画廊,阿姆斯特丹,荷兰;《方力钧作品展》,斯泰德里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荷兰;《方力钧作品展》,马克斯·普洛泰克画廊,纽约,美国; 1999 《开启通道》,东宇美术馆,沈阳,中国;《开放的边界》,48民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新世纪的新现代主义》,林姆画廊,旧金山,美国; 《第五届亚洲美术展》,福冈美术馆,福冈,日本;2009年8月30日《Sea+Sky》,比勒菲尔德,德国。
蒋原伦,1950年12月23日生,上海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于北师大获博士学位,导师童庆炳。1982年9月-1985年9月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87年10月-1995年4月于中国作协《文艺报》任编辑。1995年5月-1996年4月任中国土地报总编助理。1996年5月至今任教于北师大。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并兼任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今日先锋》丛书主编。代表著作有《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批评文体论》、《90年代批评》和《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等。专著《90年代批评》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学术著作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兼任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今日先锋》丛书主编。
蒋原伦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当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在以上领域有所建树。发表相关论文和批评文章一百多篇。代表著作有《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批评文体论》、《90年代批评》和《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等。主要论文有《粗鄙-当代小说的一种文化现象》、《话说老爷子》、《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书评-当代人的一种文化选择》、《中西诗学形态差异及神话背景》,《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纯文学神话的破灭》、《媒介文化刍议》等。曾与他人合译《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专著《90年代批评》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学术著作奖。曾参与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的研究(新学科丛书),参与童庆炳程正民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编写。1996年承担国家教委个人规划项目(当代文学批评走向)。2001年参与张同道教授获的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电视受众收视研究),自1997年以来先后带硕士12名(其中留学生1名)。即将开授的博士生课程是《西方媒体理论》。1992年5月-8月赴香港中文大学英语系任访问学者,2000年3月赴新加坡开放大学讲学。
刘家琨,1956年生于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与重庆大学合并),后分配至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4到1985年在西藏工作。1987年到1989年,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1990到1992年在新疆工作。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要作品包括艺术家工作室系列、四川美院雕塑系、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等。
主要作品:
犀苑休闲营地
何多苓工作室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接待与餐饮中心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