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10-15 09:57:4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沈祎 点击:
在获得英格-莫拉丝摄影奖前不久,陈哲还入围了玛格南Burn杂志的年度摄影师奖;今年4月,她的作品《可承受的》系列自拍像首次在草场地摄影节展出,并获得三影堂摄影奖;9月,《蜜蜂》系列在上海的比极画廊做了第一次全面展览。

在获得英格-莫拉丝摄影奖前不久,陈哲还入围了玛格南Burn杂志的年度摄影师奖;今年4月,她的作品《可承受的》系列自拍像首次在草场地摄影节展出,并获得三影堂摄影奖;9月,《蜜蜂》系列在上海的比极画廊做了第一次全面展览。

 

无论早期缺乏作品意识、更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情感出口的“日记体”自拍系列,还是《蜜蜂》这组统筹清晰、观察冷静、带有“延展性的自拍像”,陈哲那种基于自我体验的艺术创作打动或者说震动了很多人。当最初那些肆意挥洒的青春伤口逐渐上升为一种内省的、自控的、精神分析学上的审度与观察后,年轻的陈哲在自我成长中的岁月里,内心也变得日趋强大。

 

《蜜蜂》的题目源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歌:“它们把生命留在了自己制造的伤口里。”蜜蜂刺人,目的是保护自己,结果是牺牲生命,这是一个为了生命而抵押生命的无可调和的矛盾。在人类世界,这种矛盾显然具有不可忽略的普遍性,却因为世俗礼教而变得难以启齿。法国作家纪德说:“人正是通过自身的矛盾才表现出坦诚。”陈哲便身先士卒地成为这样一个坦诚的作者。

 

陈哲的照片是“带刺”的,具有罗兰-巴特说的“刺点”(punctum)的特性,这些“刺点”的作用是“总能与某种潜伏的东西相适应”,是尼采口中所有深陷迷宫里的人一心一意要寻找的阿里阿德涅 (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米诺斯之女,她给了德修斯一个线团帮助他走出了迷宫)。它虽然指向最私密的部分,但其目的并不在于通过曝光隐私,来满足大众的猎奇心和偷窥欲,而是引导我们探寻摄影更本质、更深沉的内涵,一种“我们罗曼蒂克地称之为爱与死的关系”(出自罗兰-巴特《明室》)。

 

波兰诗人米沃什有一首名为《九月十八日》的诗歌,像是穿越时空为9月18日出生的陈哲和她的那些“蜜蜂伙伴们”度身而作:“他指给我们一条向下走的路。/我们不会迷路的。他说,有许多灯……一次,当我们正要拐弯/一切都熄灭了。在彻底的黑暗中/我明白我们必须前进进入峡谷。”

 

“选择向下”,陈哲在访谈中几乎说了同样的话。对于“蜜蜂”来说,这并不是消极的态度,相对却是一种积极的自省。正好像陈哲把自己的名片做成一张全黑色的卡纸,上面银色字体的名字在日光下几乎难以辨认,每当人们问起,她总是淡定地说:“越是黑暗的地方,越是看得清晰。”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