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马克西莫夫、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艺术的不解之缘 2011-10-25 17:20:52 来源:99艺术网 点击:
马克西莫夫与梅尔尼科夫的作品,关注生活的现实品质,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社会关怀,许多经典作品被俄罗斯国家美术馆收藏,因而进入国内的佳作已日渐稀少。此次展览,集中的展示了两位大师的19幅油画精品力作,带领观众回顾和重温俄罗斯油画艺术的经典和韵味。

马克西莫夫 《矿工》

 

马克西莫夫简介:

 

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得者,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作品陈列在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国立俄罗斯博物馆和奥德萨造型艺术博物馆。

 

1913年,出生于苏联伊凡诺夫州沙特罗夫村。

1935年,进入莫斯科美术学院里亚日斯基教授画室学习。

1937年-1942年,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任教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

1950年,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是当时苏联文艺的最高奖)。

1949年和1951年,分别参与大型油画群像《莫斯科先进人物在克里姆林宫》和《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会议》的集体创作。

1953年,再次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来华执教前,创作《拖拉机手萨什卡》(1954年)等肖像画代表作。

1955年2月19日,受苏联政府指派赴中央美术学院进行美术教学和创作援助,2年中创作了《北京》、《吴作人》、《穿紫毛衣的女孩》等一批油画代表作。

1957年5月19日-6月9日,中央美术学院和全国美协联合举办“苏联画家康•麦•马克西莫夫教授习作展览”。

1957年夏,马克西莫夫回国。

1959年,新中国建立十周年之际,《美术》杂志发表马克西莫夫的致辞。

1993年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0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