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浙美式”实验影像范本 高世强与他的《世纪》个展 2011-11-24 11:54:5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白橡皮 点击:
新媒体艺术向来是与科学技术混血存在的。高世强《世纪》则被定义为“中国首部采用3D技术制作的实验影像作品”。从创作角度来讲,3D技术可能会有较大的潜力和创作空间,但当代艺术家可能会对这种携带商业符号的技术保持一种本能的戒心,《世纪》也包含了高世强对于技术的一种自我警示.

身处中国新媒体前卫艺术浪潮的实验影像艺术家高世强,却携带着一种儒雅含蓄的传统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在见到高世强之前,笔者曾在多篇评论文章中看到过对他“学者型”艺术家的定位。11月一个乍冷的午后,高世强坐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二楼,楼下正在快马加鞭的布展。

 

 

高世强

 

高世强与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合作不是第一次了。2009年4月在这里举办了《时间:高世强个展》,2010年11月伊比利亚又携高世强和董文胜这两位重要的中国实验影像书写者,远赴挪威Porsgrunn Art Society举办了双个展。2011年11月25日即将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世纪——高世强个展》,他带来了《日全蚀》、《青浜》、《世纪》三件作品。

 

介于“电影与录像艺术”之间

 

2009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顺势蔓延全球,也是这一年的7月22日,中国境内出现了据说几百年一遇的日全蚀,身在杭州的高世强目睹了整个日全食的过程。《日全蚀》拍摄于一个刚建成不久便被废弃的厂房内,这个工厂由于美国大客户的破产而荒废。《日全蚀》描绘的是一种当代中国的精神群像,西方的灾难让东方的日常生活秩序变得无所适从,高世强把这比作是一种“蝴蝶效应”。而作品《青浜》缘起于高世强接到的一项带有主流政治倾向的拍摄任务,他需要找到一片蔚蓝纯净的海域,在寻找的过程中偶遇青浜。艺术家通过一个三屏幕播放的影片,讨论了一个时代对于地点的抛弃和遗忘的话题,这部作品也可以看做是《日全蚀》创作思路的一个自然延伸,属于生活梦境的一部分。

 

 

《日全蚀》剧照

 

《世纪》则被定义为“中国首部采用3D技术制作的实验影像作品”。在与高世强的交谈中,了解到“3D”可能并非刻意而为之,“一帮哥们儿玩着就把这个片子做出来了”,高世强这样说。

 

 

《青浜》剧照

 

 

《世纪》剧照

 

新媒体艺术向来是与科学技术混血存在的。“相对于2D影像来说,3D技术极为夸张的层次感和空间区分会给人带来有非常强烈的现场感和浸入感,这种可以将现实生活疏离化、异化甚至创造一个非现实影像世界的当代影像技术,极大扩展了人类的视觉经验。”

 

从创作角度来讲,3D技术可能会有较大的潜力和创作空间,但当代艺术家可能会对这种携带商业符号的技术保持一种本能的戒心,《世纪》也包含了高世强对于3D的一种态度,以及对技术的一种自我警示。

 

【在线展厅】

 

 世纪——高世强个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