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品与资本相遇:艺术难承受资本之重 2011-11-30 10:40:17 来源:艺术品鉴 点击:
艺术遇上资本,这绝不是简单的加法模式,当两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发生撞击的时候,总会碰撞出惊世骇俗的火花。资本希望在为艺术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赚取自己的利润;艺术则期冀于借资本的力量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事儿,可在现实中,艺术却表现出不能承受资本之重。

据了解,国外艺术品的二级交易市场只有拍卖,没有文交所。将艺术品以份额交易模式这种证券化方式进行交易,这在全世界是首创。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透露,天津文交所的创立特色是严格依据法律——如物权法。“物权法是文交所创立时依据的一个重要法律。按照这一法律的规定,物品可以共同按份额共有,文化艺术品可以按份额为多人共有。这就是交易份额化的基础,也就是说可以按照份额来交易。”

 

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认为有意投资艺术品的人总是不踏实,是因为艺术品市场体系有两个“死结”,一是真假问题,二是谁来定价。而艺术品的网上份额化交易,有助于解开这两个“死结”。

 

艺术品证券化降低了艺术品投资的门槛,给了普通人投资艺术品的机会。相对透明的信息揭开了艺术品投资的神秘面纱,而“份额化”交易的平台则降低了运作的资金门槛并提供了变现渠道,这让普通受众有了涉足其中的可能。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微博)指出,“这种艺术品金融创新是有意义的”。

 

而一直对文交所的形式抱以宽容态度的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则表示:“文交所是一个创新的交易形式,是一种新的投资通道,本身具有价值,长期来看对市场是能起到推动作用的。”

 

展望:艺术品资本化何去何从

 

艺术品动辄上百万甚至上亿元,让不少人望而生畏。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无疑降低了艺术品的投资门槛,但原本专业、小众的收藏市场变成资本化、大众化的投资市场,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呢?

 

“绘画这种艺术创作,不是靠着资金投入就可以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画家这样认为:“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投机风潮,不论起、落,都与艺术无关。与之有关的,只是收藏者、投资者、投机者之间的财富转移。而疯涨的交易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艺术家的浮躁情绪。”

 

“钱多货少,必涨无疑。”参与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份额交易的一位投资者表示,他此前并没有做过艺术品投资,对上市艺术品的画家也没有什么了解,但有过多年证券交易经验的他打了个比方:一桶水往一个碗里装,不溢出才怪——一只盘子极小的股票,在股票化的交易模式下面,份额价格更容易被操纵,付出代价的一般是最后的接盘者。

 

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品证券化交易这种创新方式的目标是什么?是为拓宽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渠道,还是推动更多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事业?抑或仅仅是为创新而创新?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如果艺术品被证券化之后,作用仅仅是提供了更多市场交易的产品,供买卖双方进行交易,而对艺术品本身的收藏和保护并不会带来更多帮助;在较多情况下,对利用资本市场壮大文化产业的直接效应也不明显。这样的交易方式无疑会助长艺术品的投机、炒作之风,对产业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艺术品的版权归属,是作者本人还是交易所?艺术品份额化后,是不是持有50%以上股份的投资者就拥有了控制权?这些问题都未给出清晰的答案。现在看来,创新此类交易方式也可能仅仅是出于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球,扩大交易量等商业利益的考虑。”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主任赵力(微博)认为,现在很多人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更多是为了获利,那么就必须谨慎,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艺术品可以投资,但如果在投机的路上走得太远,或迟或早必将引发祸患。”北京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此言并非危言耸听。

 

有业内人士表示,艺术品资本化不只包括“艺术品股票”,还包括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信托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今年上半年,艺术品信托的规模就达到24.7亿元,与去年全年此类产品规模5.58亿元相比,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大量的私募基金也加入到这一市场中来。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但业内人士却非常忧虑,艺术品市场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规范过,甚至可谓“乱象丛生”。如何应对艺术品交易中宽松的风险监控以及缺乏统一监管的问题?如何确保被寄予厚望的金融创新模式不因“乱象丛生”而扼杀?艺术品资本化又将何去何从?人们仍需拭目以待。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