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贾伊-卡克:用影像打破幻境 2011-12-10 09:23:46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
1958年生于印度一军人家庭,在德里大学读经济学与社会学,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电影人。12月3日在上海曲阳图书馆举行的“西天中土”纪录片放映单元里,来自印度的独立导演桑贾伊-卡克(Sanjay Kak)的一部139分钟的纪录长片《我们如何欢庆自由》引人注目。这部史诗般的纪录片讲述印巴

桑贾伊-卡克

桑贾伊-卡克

 

1958年生于印度一军人家庭,在德里大学读经济学与社会学,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电影人。

 

主要作品有《水上的字》(Words on Water,2002,关于印度中部的纳尔马达大坝斗争),《林中的桥》(In the forest hang a bridge,1999,关于东北印度造一座1000米的竹藤桥),《一件武器》(One Weapon,1997,讲述印度独立50周年时民主状况)等。其中,《我们如何欢庆自由》、《水上的字》以及《林中的桥》曾在印度及国际广泛放映。

 

《水上的字》在2002年巴西的世界环境电影节上获得最佳长片。《林中的桥》于1999年作为最佳纪录片荣获印度国家电影奖“金荷花”,以及韩国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的“亚洲凝视”奖。

 

12月3日在上海曲阳图书馆举行的“西天中土”纪录片放映单元里,来自印度的独立导演桑贾伊-卡克(Sanjay Kak)的一部139分钟的纪录长片《我们如何欢庆自由》引人注目。这部史诗般的纪录片讲述印巴分治之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人民长达20年的自由民主的抗争之路。

 

影片打破了传统历史题材冗长单一的线性叙事结构,以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在印度独立日里那场“形同虚设”的纪念仪式开始,慢慢讲述当地长年武装冲突酿成的6万人死亡,7000人失踪的民族创伤。

 

这部作为“见证”的纪录片在影像上有多个维度,不单搜集了尘封多年,记录了生与死、信仰与强权冲突的第一线影像资料,同时穿插了克什米尔当地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风俗人情。

 

残酷的战争和如画的风景、古老的诗歌吟唱叠加人民的现实呼声,配以历史事件的文字注脚和来自导演自身的旁白,为影片带来多方位的“证词”。导演通过探寻克什米尔历史的努力,打破了印度人关于这块土地的“天堂幻想”,叩问了在宗教信仰面前,民主社会的归宿究竟何去何从。

 

桑贾伊-卡克是一位有着深厚社会学和经济学背景的独立纪录片电影人。他身体里流淌着克什米尔人的血液,在一个军人家庭里长大,在印度首都接受高等教育,并没有宗教信仰。这种复杂特殊的背景也让他这部立场鲜明的片子有了更耐人寻味的解读意义。

 

常年关注民主生态、另类选择与抵抗政治的卡克,于2002年拍摄的关于印度中部纳尔马达村民抵抗大坝建设的纪录片《水上的字》获得巴西的世界环境电影节最佳长片奖。这部片子与《我们如何欢庆自由》,以及其正在准备的一部反映印度抵抗运动历史的影片一起,将构成一组审视印度社会“民主性”的三部曲。

 

“我以自己是印度人为豪,但并不意味着我代表这个国家立场。印度在我的概念里是土地和人民,而不是国家机器。”2002年在巴西领奖致辞时,卡克曾主动要求去除自己名牌前的印度国旗。

 

日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卡克接受早报记者专访,从《我们如何欢庆自由》谈到身份认同、影像文献以及审查制度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命题。

 

专访中,卡克向记者描述了《水上的字》在印度当地的放映情况,“那是当地的一个亚洲社会论坛,小小的会议厅里挤满了来自纳尔马达的观众,他们静静地看完了影片。字幕缓缓而出的时候,忽然,观众席中一个妇女喊出纳尔马达村民的抵抗口号:大坝决不能建,村民绝不会走。一瞬间,整个房间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振臂齐呼,他们甚至走出房间,喊着口号,列队游行。我当时双眼饱含泪水。对我来说,这是一部悲伤的片子,在拍摄的时候看到他们太多的痛苦和挣扎。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却能回馈给我这样强大的力量。这便是我拍摄纪录片的意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