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逐利
诚然,流动性过剩和市场内在需求是各地交易所屡禁不止的一个因素,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引入资金,各怀金融兴市的期望,亦推升了竞相追逐大力兴建各类交易所的热潮。
某门户网站近日一项调查显示,51.6%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交易所泛滥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利益使然。超五成的投票率说明地方逐利甚至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背後推手。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曾尖锐指出,地方政府热衷於建设市场,因为交易所的设立可以形成聚集效应,不仅能吸引巨大的资金流,而且如果交易所做大,对相关的仓储、物流等行业都有益。
"更甚者,在很多交易所中,地方政府很可能是以国有投资公司的形式成为交易所股东."他说。
更有业内人士直言,当下中国交易所整顿的背後,代表了中央与地方利益的角逐。虽然各省级政府作为组织实施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责任主体,遵从"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开展清理,但谁又真愿意整顿"自己的孩子"呢?
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间,中国先後成立或筹建中的文化产权(艺术品)交易所包括上海、深圳、天津、成都、广东等地。已经成立开业和即将开业的文交所将近60家。
从事产权交易咨询工作的北京联信融通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吕行健指出,"交易所没必要每个省一家,业务量毕竟有限,不可能维系他们整体性的长期生存."
另外,交易所兴起的积极性之高也受其经济效益推动。一位从事产权交易的专业律师告诉路透,国内交易所品种多、数量也多,源於"有收益,而且收益不菲"。这就衍生出一些专门投资各种交易所的基金,他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出钱、出想法、出经营思路"。
如何整改?
由於交易所的设立和交易活动中违规问题日益突出,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38号文件要求加强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建立由证监会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周四进一步确定了清理整顿的时间表,称将确保在6月30日前完成各项工作。
他重申,此次清理整顿的对象不以交易场所的名称为界定标准,而是包括各种从事权益类交易、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及其他标准化合约交易的交易场所。
最终结果尚不得而知,但熊焰此前撰文指出,正如前些年国家清理整顿小煤窑进而带来了今天煤炭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今天对那些不合格交易所的清理整顿,也是为了让整个交易所市场能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地发展。
不过公众似乎并不那麽乐观,上述调查显示,53.1%的受访者看淡此次交易所整顿结果,认为各方阻力太大,31.4%的受访者看好整顿结果,另有15.4%的网民表示不好说。
众所周知,中国交易所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监管口径,有着"九龙之所"之称--九个单位都可以管着它。张琦就此建议,一些交易所性质模糊、权责不清。相应法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对交易所权责界定迫在眉睫。
此次交易所整顿究竟应从何入手?胡俞越强调,摸清各地交易所家底是当务之急。
"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家交易所,商务部说不清,证监会说不清,地方政府也说不清,有说300家、500家,也有说800家,连村办交易所都出现了,都自称是定价中心,800个定价中心那不是笑话吗?"他说。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