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景观”就观念了吗? 2012-04-26 17:04:3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王厚发 点击:
“99艺术人物”新浪微博发布文章“置换景观——读庞茂琨近作”的推广内容,此篇文章的推出,引发了一个小讨论,时至今日已经跟了不少的转发与评论。 “99艺术人物”新浪微博@张晓刚,并引起了艺术家张晓刚的关注及评论。

 99艺术网:请您谈谈张晓刚老师在微博上的观点的看法,作为艺术家怎么看待艺术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庞茂琨:绘画本身的语言是画家希望的。我觉得我自己很放松,不存在一个什么,我就是在画画。实际上那批画是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想把它画一个系列画出来,因为我以前老画肖像,人的形象为主的绘画。我一直想能不能自己找一种既有场景又有人物的形式,和场景结合起来探索,这是我一个阶段的尝试。因为之前的创作对人的神态是我驾轻就熟的一个题材,包括写生也好或者是创作也好,都是肖像的形式。所以我想尝试一下带有环境的一些创作,我以前也尝试过一些比较客观的,自然的场景,但是我觉得那样画出来还是不够自己主观驾驭的一种提升性的东西。所以有尝试一种类似于舞台,这些既是一个正常的、具体的空间,实际上又是比较反常的空间,也是一种体验概括出来对这个时代的浓缩。

 

做一个作品,一个艺术直接的创造者也不是很简单的只研究技术。特别是当代社会,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社会,所有做的事情都有一些参照、比较,看了资料或者看了美术史或者是现在横向、纵向的很多东西都会无形当中的左右你。艺术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对于创作有一定的意义的,艺术创作在前面,批评理论是在后面,理论家看东西可能跟艺术家看东西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上升为理论以后或者是他抓住了一些东西,有可能是艺术家可以借鉴。

 

因为批评理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关照、反照很多东西出来,自己如果没有一面镜子,就看不到很多东西。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来描述你、定位你,来批评你,这些都是一个社会的大艺术中的很重要环节。一个艺术家可以很个体,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大的行为是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艺术家还是得关注艺术批评,因为是一个既监督又起促进的一个作用。

 

 


【编辑:王厚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