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火药已成符号 要面对也要放下 2012-05-07 15:38:31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
开幕当天,展厅内杨树飘絮,飘着淡淡的硫磺味。步入六号展厅,巨型丝绸火药作品《西湖》四面环墙,画中的山水景色在一层薄纱下,若隐若现。

“蔡工作室”只依靠创作生存

 

记者:你每次办的展览从场地布置、材料、嘉宾邀请等来看,耗资不少,你是如何凭着“火药”生存并养活整个“蔡工作室”?

 

蔡国强:我每年的收入都不一样,不是固定工资。我们工作室只依靠创作,不做其他商业活动,包括广告代理。创作出好的作品会被收藏,有人收藏,工作室就会有钱,那么工作室就会有生存能力了。比如不久前在多哈举办的展览,基本上整个展厅的新作都被买下来了。

 

比如这个展览,浙江美术馆作为主办方,有基本的预算;由于资金有限,我们也找赞助,我们泉州的企业家都有参与赞助。

 

记者:为奥运会创作“大脚印”,让你一炮而红,与官方合作,有压力吗?会不会限制艺术家的思维?

 

蔡国强:在奥运会上那二十九个脚印是与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相照应的,所以国家也是支持的,基本没有什么压力。这是我众多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当然这件作品起的作用与其他作品不同。一方面,它让大众有了更深入了解的机会;另一发面,它能恰到好处地把艺术家个人创意放到国家仪式上,同时这个国家仪式也能容纳艺术家的个人想法,让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我想这以后也会对其他奥运会有影响。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