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春拍】董军:以法制做拍卖 2012-06-05 16:44:2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点击:
永乐拍卖的风格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扎实”。近几年,不少拍卖行致力于发掘新的拍卖品种、推出新专场,找寻自己的独特拍卖之路。相比之下,北京永乐拍卖公司就显得中规中矩,一直坚持着传统三个艺术品核心项目(书画、瓷杂、现当代)。   

编者按:永乐拍卖的风格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扎实”。近几年,不少拍卖行致力于发掘新的拍卖品种、推出新专场,找寻自己的独特拍卖之路。相比之下,北京永乐拍卖公司就显得中规中矩,一直坚持着传统三个艺术品核心项目(书画、瓷杂、现当代)。永乐拍卖的总经理董军先生在春拍预展现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永乐奉行国际经营模式,不会特别受大陆艺术市场的起伏而波动。立足于传统艺术品项目,规范化、法制化的做好拍卖。”

 

记者:此次永乐呈献的近千件拍品,它们来自于中国书画、瓷器及艺术品和现当代艺术三大核心项目。我们看到许多拍卖公司不断挖掘新的拍品、不断开办新的专场。而永乐似乎更愿意秉承传统收藏的价值观念?

 

董军:我们还是专注在艺术品上。艺术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当中的地位,我相信我们的同行也认同这一点。三个主要的支柱性项目:一个是中国书画、中国瓷器艺术品以及中国二十世纪和当代艺术,也叫现当代艺术,基本是这三个大的板块,我们永乐会更加专注这方面。

 

对永乐这样一个成立六、七年的公司来说,正好还是一个青春期的时候,应该好好地从学术、服务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上迈进一个深层的阶段,而不是一个表面化的。所以我们在项目的编制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应该是这三个主流的项目,更专注在艺术品上。而我们过去那两年间里曾零星地增加过像红酒、白酒,也考虑过一些珠宝,但是这些以后还是在考虑中,但是他们都不属于永乐的定位,属于艺术主流范畴的边缘。

 

记者:永乐采用的佳士得国际拍卖行的经营模式,经过数年的营运,你感觉这个模式和大陆其它拍卖行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董军:首先对其他拍卖行的模式我们没有一手的了解,似乎听上去是有一些区别,但具体我没有做直接的调研和考察。曾有客人过来要求我们对我们的模式进行调整,我们只能说是坚持我们原来执行的佳士得的模式,再结合中国的《拍卖法》、中国行业协会所制订的各种各样的规范综合起来去考虑的。我还是要说,因为我们是接受佳士得商标授权的一个公司,我们更多的强调在细节和表现形式上叫做“佳士得模式”。但是我个人感觉它的核心的一些理念与中国的《拍卖法》和行业协会所推广的一些精神基本是一致的,或者是非常接近的。重要的是执行,不是条文写成什么样,理论上是怎么样的。由于永乐要面临一个严格执行佳士得模式,所以我们在执行层面上可能会有自己突出的做法,那些人情的东西、灵活的东西、打白条等等情况这些可能会少一些,我这样来去推断的。相对来说,我们的监督尺度是比较分明一些。

 

记者:采用国际拍卖行的经营模式与其它大陆拍卖行竞争,在征集和招商上,有什么优势、劣势的显现?

 

董军:以永乐现在的规模,如果要是特别严格地执行国际标准,我们整个业务的发展规模就不会太快。因为这个流程相对复杂一些,这方面可能除了我和永乐的员工以外,可能有一些客人不仅参与国内的拍卖同时也参与国际上的拍卖,他们的切身感受比我们还要更深刻一些。因为他们去香港、纽约和伦敦,知道他们所参与的整个流程有多复杂。说实话,我们得承认对中国市场来说,那个流程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超前或者有一定的不完全和中国这边的文化完全对等或者吻合,因为那些流程、那些规范是在一个西方的法制环境背景下的要求他们那么做的,是直接受法律约束的。有一些是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规避风险、规避争议的些做法,而这些做法在中国人看来可能觉得是毫无必要的,因为中国这边可能还是长期习惯的是政府的行政的东西。以至于在民间、在经济方面出现很多口头方面的承诺,就算是签了文字的东西,但执行起来是另一回事。但是永乐它执行的有点儿像一个在西方法制环境下把一切风险都考虑进去的一种模式,所以它就会决定了参与永乐交易行为的总的数量不会很大,而完成这个流程的时间可能相对偏长一点。

记者:现在拍卖行都很强调艺术品的流传有序,相信永乐也是如此。我曾采访过一位拍卖行负责人,他告诉我,买家80%的资金其实是在购买这件古代艺术品的传承、出处,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董军:当然是。其实我们在判断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当艺术品出现了真伪的争议、价值的争议的时候,真的是不能完全靠自己的眼力,必须要参考它流转的背景故事,故事本身就会影响价值,整个记录也会影响。因为各种各样的支离破碎的一些参考集中在一起才形成一个综合的判断,这些方面做艺术品交易、做拍卖的专业人员是一定会采纳这些的。从佳士得那边的角度看,他更多考虑的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关于物权、关于所有权,各个方面都会考虑到。实际上永乐这边还没有完全执行,但是我知道在佳士得全球,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他们最近这一年在执行非常严格的核对原来物权记录的一项新政策。

 

所以我也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传统经典艺术为什么要收藏?如果抛开升值、投资等功能,收藏的意义在于?就是在传承文化。实际上这有点儿像一个奥运的火炬接力一样,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又有经济实力的并在当今社会能够扮演一个跟他自己相衬的一个角色的人,我们姑且把它描述得比较高尚一些,他起到一个文化传承的责任的,他去自然而然地和历史当中相当于他的角色的人去对位,优秀运动员要从另外一个优秀运动员手里面接过奥运火炬,我觉得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中国文明几千年下来,这几千年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物件或者是书画作品,可能是不计其数的,最终应该流转下来的应该是最精华的东西。而能够让文明传承下来的这些东西,你可以去争议,说它未必是那个时代最最顶尖的,我们还可以去说那个时候民间的一些艺术会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姑且认为他们是代表,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那也不叫收藏了,收藏就是有选择的。我们认为这个流转的过程中确实是在一个很特定的,很少数的一个人群当中传递下来的。我们很难说所有皇上欣赏的东西就一定是伪艺术,所有来自民间的最底层的艺术就应该是最纯朴的艺术。这个是可以争论的,但是我觉得从文明角度来讲,能够传承下来的东西,应该还是最有生命力的一些艺术品。本来艺术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你说它美还是丑?尤其是欣赏和收藏经典艺术的时候,你对那个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艺术的判断,通常是很难达到那个时代里的收藏品味,但是我们基本上是尊重当时历史上的判断。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