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木林美学与失忆的家:201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感性对话 2012-06-08 09:47:09 来源:破报 作者:陈佳汝 点击:
从2010年第十二届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曾玮所代表参展的作品「休息一下」(Take a break)开始,台湾的建筑团队所提出的建筑概念,不再是一种以台湾为主体所提出的新式构筑法,或是以展现台湾特色的展示论述。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廖伟立《地理启蒙》

 

从2010年第十二届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曾玮所代表参展的作品「休息一下」(Take a break)开始,台湾的建筑团队所提出的建筑概念,不再是一种以台湾为主体所提出的新式构筑法,或是以展现台湾特色的展示论述。「休息一下」是一种不论是时间或空间都遭到极度压缩的现代人情境所提出的,不如坐下来喝杯咖啡再走吧,强调以最舒适的身体姿态来对应空间,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2012年,廖伟立建筑师,以「地理启蒙」来回归到建筑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空间或是城市到底和我们生活及文化的对话是什麽,廖伟立以台湾的地理环境来思索,究竟这些地理环境应该给予我们什麽样的思索,来去面对自己的文化,这裡他提出一种「地理的觉醒」,也就是如何透过台湾这个地方过去所承载的历史,和其特殊的地理风貌来思考属于我们文化的东西,这些地理环境,包含了过去的殖民历史、以及特殊的北迴归线杂木林文化,并不像多数展览提出一个解答或方法,他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这也点出了台湾一直以来的失忆问题,不管是陈界仁所提出的去档案化的台湾,或是王墨林所说的我们必须清算戒严历史底下的身体语言,其实都说明了台湾长期以来并不重视历史性的思考这回事,而呈现出失根的状态。廖伟立则是首次以一个建筑师的角度来提出,当我们再造文化时,我们听到了这个地方过去到现在的声音吗?在此,他以时间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提出建筑与都市对于自身地理文化该有的一种回应态度。

 

北迴归线的杂木林美学

 

廖伟立提出台湾所特有的北迴归线杂木林文化,他参照全球北迴归线所经过的国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北迴归线所经过的国家,百分之九十都是沙漠,只有台湾是杂木林共存充满多元生机的林向。台湾在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碰撞后,急突三千公尺的地域裡,有各种不同的植物面貌,几乎佔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生态,而这丰富的植物生态就有如台湾多元的人文风貌,经历政治与历史的多元变迁、明清、西班牙、荷兰、日本等,融入了多元族群,原住民、客家、闽南、外省人等。这些历史因素,造就了台湾民间的力量是非常博杂而充满生命力的。他说台湾的东部人和西部人、北部人和南部人也都不一样,这些经历,形成台湾一种漂移的性格,相对来说,移动性和变动性都很强,比起大陆型气候也有较多的可能性,不像大陆型地区的人较沉重或单一的性格,而有更多可能性。号称台湾蛮牛的廖伟立认为台湾来自民间勃发的生命力是最为可贵的,该如何呼应台湾丰富的地理风貌而做出的建筑规画,是该思考反省的。此次策展人刘克峰建筑师,原来要邀请廖伟立的作品出版「夯建筑」一书,后来决定以其来参展这次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来让大家回归文化的基本面思考,唤起在地的知觉。

 

这次的建筑双年展也是参展者对话较多的一次。廖伟立特别邀请长年居住在德国的台湾建筑师林友寒来一起参展与对话,曾经得过莱那奖(Reiners Prize)和德国建筑奖(BDA Prize)的林友寒是个讲究理性的建筑家,廖伟立特别欣赏他精确的比例构成,而自认为较为感性的伟立则邀请代表理性的友寒一起对话。「对话」这件事,在此次展览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辩证过程,而这辩证过程本身就是作品当中极为好看的部分,不断衝突的想法,一次次碰撞出的火花而衝击出的新观点,让作品在呈现上,有更多的层次,对立的衝突反而产生出一种相对和谐的对话,使整个作品因而变得活跳跳的,看似静态的模型,因为不断的衝突对话而,变得流动而多变,让整个作品显得盎然勃发,对整体览而言,加分不少,是非常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因为长期居住在德国,友寒以一个「失忆的家」作为主题,来构筑一个想像的室内空间,他以视线一米五的高度作为一个等高线,不管是坐或卧或站立,均是落点在一米五的高度视线,相对于伟立所呈现高高低低的台湾纵向地裡轴线,友寒的作品是一个从外部向内的观看视野,而伟立则是由内向外的观看视点。就感性面和理性面的对话而言,廖伟立的作品展现的是一种自由与自在,强调人和自然人文的相处关系,他笑说:「不准确也是一种准确,就像是树木的自然生成,就是一种不准确当中的准确美!」,他认为生活应该是轻鬆自在的,easy点吧!没有什麽是一定要如何的!自称台湾蛮牛的廖伟立,以一种杂木林的美学,展现他兼容并蓄的宽广度,重视庶民美学力量的他,往往在设计中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创意美学,来完成他所要传递的自在生活能量。以他2004年完成的「王功景观桥」而言,兼具力学的造型美感与休憩的自在意境,在桥的中段,他以南方松木营造了大块的休憩空间,让人可以驻足欣赏风景,自行车行经此处时,也可以理所当然停下来看风景,不会妨碍通行动线,并利用当地日照充足的条件,设计太阳能板的接收功能来应付夜间照明的电力。廖伟立认为桥不仅仅是通行的过道,桥也是一处驻足的风景,让心情好好沉淀转换的一处转折地,他延伸了桥的生命价值,并且让行人的生命与桥的生命产生连结,再共同延展出去,透过桥上的驻足,行人的眼光得以停留周遭的自然景观,人的身体于是和自然能够有很好的呼应对话,总是鼓励学生热情追逐梦想的他,同时也鼓励一种慢建筑的美学,透过轻盈的驻足停留,也许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呼吸。

 

慢建筑的自在美学

 

呼应慢建筑美学所产生的构筑线条,则是弯弯曲曲的,整个展场的线条动线设计是曲曲折折的,廖伟立认为透过曲线的缓衝,人们的心思与情绪才得以沉淀,让我想起安藤忠雄的教堂设计,藉由一长串的曲折路径,并且上上下下才得以到达教堂的最里处,才是敬拜之所,就是要人先通过一种曲折的路径来让自己的新慢慢安静下来,这就是上乘建筑家所思考的事情─建筑之于人们心灵活动的关系。这个展览,蔡明亮导演拍成纪录片,他请李康生在当中行走,由于他行走的速度很慢,所以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拉大,让空间更为延长。

 

展览的整体建筑以一般常见的瓦楞纸为素材来堆叠,除了瓦楞纸方便模矩外,也因为瓦楞纸是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常民素材,他以15公分的瓦楞纸层层堆叠出1/300的微地形空间,每往上30公分代表海拔上升100m,堆叠的瓦楞纸刻画著不同的高度,宛如一条条的深沟,人行走其间时,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等高线一一画过,对应著不同的地理风貌,随著水平线性的流动,偶有不锈钢金属板嵌入瓦楞纸板中,暗示著海拔高度,也提醒观众模型与空间的关系。他将自己的几个设计案以其所在的海拔高度崁入模型所代表的高度中,包括澎湖马公庄宅、台南七股黑面琵鹭保育及研究中心,和王功景观桥,以实际的设计案,来给予此次的主题「地裡启蒙」,一个绝佳的解答案例,让人可以清楚看到经过对土地的全面性思考后的结果是什麽。模型在适当的高度有开口,与窗外的亚德里亚海呼应著,似乎不忘提醒人们开启心灵那片开阔的湛蓝之窗,才是最自在的。

 

【相关阅读】

201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将以极简风格参展

 应天齐参展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前新闻发布会今日举行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