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拍已告一段落,成交额如预期所言,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而那些在春拍中出现的新模式反而更能引得人们关注。在这些新模式背后,拍卖行的社会角色有着怎样的变化?艺术品收藏和市场又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
“地书”项目 开亚洲拍卖模式先河
6月23号,上海泓盛拍卖会上,将徐冰在沪申画廊的展览项目《地书项目 2003-2012年》作为整体以一项拍卖标的进行打包拍卖,包括十几个大类,所有作品加在一起可能会有两千件。包括:《地书:从点到点》、2000本《地书》构建的巴比塔、《地书:从点到点》手绘故事第二版本、《地书字库软件》、《地书工作室》(包括冰自2005年以来的原始素材,创意设计草图,地书装置设计草图,笔记本,照片等档案);还包括一件装置作品和一件影像作品,《地书中英对话软件装置》和《地书动画片:小黑和兄弟游览外滩》、《地书概念店》。最终以底价650万元人民币被藏家拍得。
《地书项目》的拍卖方式,开创了中国拍卖行业的众多个首例。泓盛拍卖油雕部艺术总监孙佩韶表示,对一个展览项目整体拿出来拍卖,并且其中包含这么多内容,是整个华人拍卖区领域里是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整个亚洲地区首创的做法。无论从品种上的选择、以及其所包含的内容,都是一个突破。
并且孙佩韶表示,对徐冰地书项目的拍卖并非偶然的想法,而是在公司的发展计划之内的一步。泓盛拍卖作为沪上第一家设立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卖公司,今年已经踏入第七年,这个阶段的任务之一是代表本土中国的拍卖行,如何给中国艺术市场带来一个新的状态、新的板块、新的尝试,创立一个新的收藏品种,开拓收藏新的范围。”
在拍卖行与画廊的关系中上“地书项目”也有所突破,泓盛拍卖和沪申画廊的关系并非是送拍和委托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泓盛拍卖油画雕塑部的经理庄俊女士提到“因为徐冰这个项目內容太多、太特殊,它既不能重复做,又与平面作品不同,相当的复杂,还考虑到以往预展场地和时间上的限制,所以与上海沪申画廊一起合作来推动,沪申画廊场地有近1000多平米的面积,《地书》项目已经在其中展出了近一个月。”
而这种将缩减作品打包拍卖,以及与画廊合作推动的模式,不只用于“地书项目”,泓盛在春拍中也对“中国第一代先驱水彩经典遗珍专场”的520件作品进行了打包拍卖。
“过云楼” 拍卖行变身“文化推手”
今年的春拍中,“过云楼”无疑是最亮眼的词汇,拍卖模式上的创新:从资料收集到价值发掘,顶级的学术研讨、全国巡展、如果国家机构拍得将捐赠买方佣金、纪录片的发布、精美的预展,所有的环节构成了一个属于匡时的“过云楼故事”。匡时拍卖也因此被送上了“文化推手”的称号。
匡时获得这样的称号也是不无道理的,匡时在对“过云楼”的拍卖中对过云楼藏书179种,1292册,重新进行了梳理,并严格按照一本学术专著的要求对其封面和装帧进行了设计,目录则按照拍品的重要性和市场的热度相结合重新进行了划分。
匡时拍卖的董事长董国强自豪地说到:“内心所拥有的那份文化情怀是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最值得骄傲的资本。”
匡时拍卖副总经理谢晓东对这样的称呼也坦然接受:“艺术市场正在从偏重商品属性,逐渐转向文化属性,我们一直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在走,通过这些拍品再现曾经的生活方式,以后竞争的就是文化,这些血液里的传统。”
拍卖新模式 以艺术之名而为
春拍中的这些新模式,从拍卖行而言,都有着崇高的出发点。
泓盛拍卖的董事赵涌认为此次春拍的新模式使用拍卖形式来梳理当代艺术:“拍卖是艺术推广,是将艺术深入到生活中,不能简单认为是交易,这是对于当代艺术的系统梳理。如同画廊和美术馆一样,拍卖也是对艺术进行系统梳理,这有利于收藏同时也是艺术的推广。”
对于这一次打破常规的合作模式,赵涌则认为是时候开创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拍卖模式了:“过去我们一直在沿用一个西方用了300年欧美艺术界的模式,现在中国拍卖业应该探索自己的模式与方法。”
而匡时老总董国强则有着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做拍卖,肯定是要赚钱,但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担负起拍卖界和收藏界的责任。”将原本该属于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文化推广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这次的“过云楼”拍卖,从它的送拍引发了古籍市场的高涨走势,到它的归属权问题引起对于国家文物及拍卖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再到由此而引发对古籍善本的保存和保护的重视等等。正可谓是一石惊起千层浪,意义完全超出了一场简单的拍卖。
质疑:“头牌”普遍化,拍行过度炒作
然而对于在春拍中的这些新模式,各界却有着不同的声音,认为是拍卖行对拍品的过度包装炒作。有人认为拍卖行的这些行为,造成了拍卖中的“头牌”普遍化的现象,在拍卖市场中造成误区,让公众认为“好像没有重器推出,拍卖会或拍卖行就不重要了。”
北京华辰派的董事甘学军针对这样的现象也说到“拍卖是一个常规的交易活动,是约定在一定时间、地点进行的艺术品拍卖,资源不可再生,不能因为拍卖会而生产。而拍卖公司征集的时间是一定的,不能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能找到多么重要的拍品。有委托就有拍卖。有重要的委托,才有好东西拍卖。不然就是常规拍卖。”在甘学军看来,没有重器的拍卖会,没有推出“重磅炸弹”的拍卖行,并不是就不重要:“衡量一个拍卖行的拍卖是否成功,是要看其拍卖的品质高不高,态度认不认真,拍卖活动是否规范和专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