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当代艺术生态的庸俗化之困 2012-07-19 11:42:42 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
从总体看,当代艺术三十年只是完成了“形式的政治”的终结,即九十年代以来对装置、多媒体和观念形式的主流禁忌已经打破。在解决了形式的合法化之后,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则是“前卫的庸俗化”。

如果将2000年上海双年展看作当代艺术转型的开始,2011年艺术市场的不景气,当代艺术以一种硬着陆式的转型告一段落,并进入一个先天不足和被扭曲的发展瓶颈期。

 

当代艺术如同一架飞机硬着陆式的坠地,不免伤痕累累遭受重创。这架飞机在十年转型中表现出四大困境:1. 当代艺术资本化之后,原先地下和江湖生态宣告结束,但更成熟艺术制度未建立起来,使当代艺术进入一种过渡时期的商业化阶段;2.艺术市场呈现一种初级的“传销”状态,未能转型为一个行业自律和以学术为基础的成熟市场,大量资本被浪费在没有艺术史价值的投资上;3.对西方艺术的学习暂告结束,但没有产生突破性的标志艺术家,反映出几代艺术家在艺术学养上的先天不足。4.艺术投资、展示、传播和市场等领域新加盟的人口暴增,但大部分从业人员不懂艺术,使得这些领域呈现一种低水平的表面繁荣。

 

总体上,当代艺术三十年最好的时期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在经历了1993年至2003年的后殖民国际化和近十年的商业化,当代艺术总体上不再具有前卫主义的性质,它正处在一种尴尬状态,从总体看,当代艺术三十年只是完成了“形式的政治”的终结,即九十年代以来对装置、多媒体和观念形式的主流禁忌已经打破。在解决了形式的合法化之后,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则是“前卫的庸俗化”。

 

在学院艺术开始使用投影仪、装置等多媒体形式,平面广告设计师开始使用波普艺术的拼贴方式后,以是否使用多媒体手段或者图像拼贴的形式,判断该作品是否当代艺术已没有意义。当官方艺术、商业艺术也吸收了多媒体、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和拼贴手段时,艺术手段就不能作为区分官方艺术、商业艺术和前卫艺术的标准。

 

当代艺术这个词实际上变成一个语焉不详的概念,它已经不能用来准确描述前卫精神的艺术态度。唯一能作出区分的依据主要是艺术的立场或态度,这个态度上的标准就是看艺术是否处在尚未主流化的状态。官方艺术是一种国家主义的艺术,商业艺术是一种媚俗的取悦大多数人趣味的艺术,前卫艺术则是一种与主流保持距离的艺术,它与权力、大众和艺术史的主流保持距离。这个标准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艺术是否前卫的判断尺度。

 

实际上,当代艺术这个词的含义正在演变成“所有的艺术都是当代艺术”。与八、九十年代的前卫艺术相比,大部分当代作品具有当代艺术的形式,却没有真正意义的前卫精神。当代艺术因此分裂成不同的阵营,有些当代艺术是前卫的,但仅占极少数。有些当代艺术变得极其媚俗和商业趣味,它们不过是用观念艺术、装置、行为艺术和多媒体作为外衣的媚俗。还有一部分官方艺术,比如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也使用了一些拼贴手段,但显然属于政治宣传艺术。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