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围“室”:北京艺术家群体抗灾全报告 2012-07-24 11:07:27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周永亮 刘倩 点击: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的最大暴雨,对于社会,这场雨也可称之为灾难。对于艺术家的生活和工作,这场雨又带来了哪些破坏?在艺术行业的产业链上,艺术家可谓是艺术的最初创造者,但他们却又是产业链中最为弱势的角色,很多方面都不能得到保障。北京的这一场雨的到来,有多少艺术家工

 宋庄艺术家的作品保护意识

 

相对于遭受到严重损失的工作室而言,租住在宋庄画家大院的李冰损失可能小一些,她的工作室是在二层,一直和男友吃住、工作在工作室,下雨当天李冰的男友一直在家,所以当暴雨来临的时候,虽然屋顶漏雨,但她还是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周六上午开始,暴雨开始侵袭北京城,这是李冰不在北京,周五晚上他坐火车到了天津去处理一些事情,周六下午回家,到家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左右,“刚到家就下雨了,之前下没下我就不知道了。”晚上吃完饭,大约七八点钟的时候,雨就下的特别大了,雨水好像往下倒,房顶好像要被砸穿,声音特别的大,把其他的声音都遮蔽了。慢慢地,房顶也开始漏水了,而且不仅仅是一两处地方漏,几乎除了卧室之外,所有的地方都在漏水,“整个一个水帘洞”。他们便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用来接雨水,同时把怕淋的一些物件搬到干燥的地方,因为作品太大了,没办法大范围地搬动,所以只能挪到相对干燥的地方。看着整个工作室到处漏雨,李冰已经没有时间去伤感了,不时的穿梭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查看有没有新的漏雨点,并把已经接满雨水的锅碗瓢盆拿到屋外倒掉。

 

在与雨水搏斗的过程中,李冰他们并不孤单,他看到隔壁、对面、楼下的工作室也一直亮着灯,人影在不断走动,李冰猜测这肯定跟他们一样,也是在收拾、整理工作室,看到这些李冰觉得挺好玩的,平时大家可能各自在做各自的事情,暴雨来临,大家在坐着同样的事情。因为着急于收拾自己的工作室,李冰并未注意到在楼下随着降水量的剧增,雨水已经整个浸入工作室,已经到了膝盖处。李冰从七点开始一直忙忙碌碌到凌晨一点左右,把整个工作室收拾得差不多了,同时觉得这暴雨一时半会不会停,在疲倦中李冰睡下了,第二天一睁眼天已经放晴。

 

“我昨天下楼的时候看到我们楼下是一个做雕塑的,他的工作室是一楼,屋里都泡了,而且他还是比较成名的,年龄比我们要大好多,昨天好多作品都泡了,有的艺术家的车也泡了。”李冰这样描述雨后的工作室情况。

 

其实,在此之前,李冰的工作室就有过漏雨的情况,随即跟房东说过,他们给整修过。李冰住的工作室跟正常的建筑是有所区别的,整个房子的主体石油砖墙和钢结构搭建起来的,房顶一般用石棉瓦或者铁皮上面铺一层保温棉,房子分为上下两层,通过楼梯连接,每层大约有六七家工作室。还有一些工作室类似厂房,但结构等很多地方都类似。“我问过别的艺术区的状况,比如我们再往前有一个60艺术区,跟我们情况是一样的,我感觉这一块艺术区的房子都是统一的情况。”李冰这样说。这样建造出来的工作室成本很低,出租价格也相对较低,但“隔音效果很差,隔壁说话基本上都能听得见。”

 

这些工作室都是李冰这些艺术家从别人那租来的,李冰说这些工作室都是由一个艺术家建造的,具体名字她也忘记了。部分艺术家从村里把地租来,一般是以几十年为期限,他们把这块地盖成工作室或者艺术区往外租,成为他们的一个副业,就算不画画他们也可以通过出租工作室生存下去。“我家对面那条小道上又盖了一个小院,听说跟我所住的工作室都是一个人开发的,下面可以作为底商出租,上面可以作为艺术家工作室,都是大玻璃的房子,差不多有二十多家,现在还没有彻底盖完。”

 

宋庄的很多工作室都是这种情况,工作室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在宋庄等地特别火。当然建造工作室的人不光有艺术家,还有很多艺术爱好者,也有政府盖的,但是特别少。

 

“当初选择工作室的时候,我最先考虑的是交通、空间和价格。我现在住的地方下楼就是公交车,去宋庄美术馆、当代艺术馆或者去市里都相对方便一些;方便、空间大也是我们考虑的因素,我们一般租工作室的目的就是能放作品,可能生活上考虑的不会特别多,要能尽量多能存放作品,房高要高,如果不高,大画没法放;另外,相对于小院,这种工作室的租金相对便宜,我是三年前租住的,租金是三年32000元,而如果是独门小院的话可能得每年18000左右,费用还是挺高的。”

 

之所以选择二层的工作室,其实有一个小插曲,李冰男友之前租住的是平房,期间电脑被偷了,里边保存了好多绘画素材,所以当时再次选择工作室的时候,觉得二楼可能相对安全一些,所以选择了二楼,这也使得他们在此次暴雨中损失比较小。

 

其实,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艺术家在生活工作区对作品的保护意识不会特别强,但是作品拿到外边,比如说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或参加展览的时候,对作品保护意识会非常强。“我没有把作品当成特别重要,因为它就像生活当中你穿衣服、吃饭一样,不觉得它怎么、怎么样,走到哪儿都会带着它。”李冰说,艺术家基本上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在学校的时候就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走上社会后,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没做,也不知道该如何做。

 

但是作品一出工作室的大门,艺术家对作品的安全防范意识立即变成另外一种情形,“人都会有这个心理,觉得在家会相对安全一些,而且就是你的防范意识会降低,你不会觉得自己家还能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到外面,比如说作品一旦拿出家门它的磕碰或者是划坏,这个是没有人负责的,我们自己这方面,包括作品运输当中的包装都会非常注意,我们会花大量的钱在这个上边,作品的运输和包装,几乎经费都花在这个上面。”

 

 


【编辑:杨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