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抒情诗:李晓东的篱苑书屋 2012-07-31 11:40:38 来源:当代艺术 作者:郑薇 点击:
一座座冷峻现代的建筑里面包裹的是一种强烈的美学取向的缺乏,同时也是异常脆弱的。而在篱苑可以找到建筑的“根”,不仅因为材料是来自于村民家中,更多的是因为书屋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是因为这些往来于书屋的人。

李晓东应该是少见的有灵性的另类,他是一位一直保持着“童心”的设计师,采访中的他话少,甚至让人觉得很难亲近但他敢于对建筑设计感情用事,他敢于不收分文设计费,甚至自掏腰包填补造价上的缺口,然而,这都只用在公益慈善项目上。而他的些许清高显得和现如今房地产界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颇不协调。李晓东自大学毕业后去了北欧深造学习工作,成熟的建筑技术和开放的创意思维练就了他的冷静与热情,后来在新加坡大学任教其间,一个希望小学的设计,使他最终放弃高薪厚禄回母校教书兼做建筑设计。在他看来,国内对传统文化的形式膜拜严重限制了国人的创造力,意识形态如此,时尚设计如此,工业设计亦如此。我们已经有了突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意识,但是一直在建筑界被大力推崇的中式概念,却总是习惯于形而上的追溯和回顾。于是,城市里大量的仿唐、仿宋、仿清甚至类秦皇汉武时代的建筑元素,都被借用来作为本土文化的象征,和粗制滥造的西怪异构筑物共同营造着形式主义的中国国情。

 

除了篱苑书屋,李晓东还有很多其他因地制宜的建筑实例,比如云南丽江郊外的淼庐,福建平和县的桥上书屋,如此的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让中国文化向前走的设计试验,贴切地表现了中国形式和地域特色完美结合的惊喜效果。很多建筑师总是担心别人抄袭了他的设计,现如今很多发展商甚至要求在设计合同中加入不准抄袭别人原创的条文,而这种担心事实上是对于创意产业的低估,事实上一个好的创意或者设计是抄不走的,就像这柴屋,它的材料来源当地的生活原料,充满了当地人的生活印记。因此它只适合建在这里,搬到其它地方都不合适。有时候,一个建筑其实就是一个激活点,一个对特定的地域,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激活,于是,风景中有了人文的一笔轻轻勾勒,风景也被激活了。

 

由自然产生的建筑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建筑轻易地与当地氛围打成一片,使用他们的语言,感受到他们的感伤与无奈,愿意谦恭地进入别人的灵魂与躯体,体验他们的生活。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于这座隐藏于大山村落里的建筑来说,更像是一首抒情诗,而节奏始终掌握在村落的呼吸中。能有朋友来这里坐坐,聊聊天,翻翻书,听着窗户悬的老铁铃在风中摇荡,看着小碗中茶色旋转,偷得浮生半日闲,实在不坏。

 


【编辑:郭巍薇】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