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抒情诗:李晓东的篱苑书屋 2012-07-31 11:40:38 来源:当代艺术 作者:郑薇 点击:
一座座冷峻现代的建筑里面包裹的是一种强烈的美学取向的缺乏,同时也是异常脆弱的。而在篱苑可以找到建筑的“根”,不仅因为材料是来自于村民家中,更多的是因为书屋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是因为这些往来于书屋的人。

篱苑书屋

李晓东的篱苑书屋

 

有人说在现实社会中,建筑师一用心就很容易伤心,要想用心而又不伤心就得靠天份了。所以,周围的好建筑师们大多只是在用脑子努力设计出不难看的建筑。《负建筑》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人本身是厌恶建筑的,厌恶建筑的巨大性和永久性”而现代资本主义却让每一个人疯狂追逐那一亩半寸地上孤立的建筑,因为建筑已经成为了资本流通的环节,而对资本的追逐造就了建筑的表面繁荣。这种繁荣是以泡沫化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一座座冷峻现代的建筑里面包裹的是一种强烈的美学取向的缺乏,同时也是异常脆弱的。而在篱苑可以找到建筑的“根”,不仅因为材料是来自于村民家中,更多的是因为书屋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是因为这些往来于书屋的人。

 

行车两个小时从北京市区来到大山包围的村落,本以为书屋在村落会显得孤独,但进入环境之后突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建筑师会选择这样一块地方来打造一个读书的空间。当时我们还在村中迷失了方向,但没有想到这倒给了我们机会好好观察这座安静的村落。说它安静是因为整个村庄没有常见的鸡鸣狗叫,也没有邻居交谈甚欢的场面,有的只是妇人安静地行走于村落间。也许这样的村庄气质最缺少的就是一座书屋了吧!在一位少言的村民指引下我们很顺利地来到书屋,书屋前便是清澈的流水,而在大山的怀抱中更显得像世外桃源,这也许就是建筑师与地块之间的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之一吧。

 

书屋建筑师李晓东回忆道,与交界河村结缘始于一次同学聚会,在村里朋友的小院感受到的温馨让建筑师对京郊这个僻静的山村充满了遐想。交界河村约有六七十家农户,村民三百余人,盛产核桃、栗子、梨等。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周边与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神堂峪自然风景区等旅游胜地相邻,在城市少有的风景地带自然吸引不少旅游公司投资在此开发旅游线路,而向希望远离城市喧嚣的城里人提供租借农房,甚至整改成为他们自己的农家,在闲暇时来此度假。周末,不少来自城里的游客自驾来到此村享受乡野趣味,村里随之衍生出不少提供餐饮住宿的农家院。现在,旅游业、服务业正逐渐成为此村的经济收入来源,然而,对于乡村风貌的保护与旅游项目的开发仍存在有待挖掘的创新思路。恰逢香港陆谦受信托基金捐助1 0 0 万元支持农村项目,于是决定在村里建一个书屋。

 

篱苑书屋

书屋内景

 

从建筑本身的角度来说,篱苑书屋的出现自始至终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形体简单但又不妨碍对话的丰富,步移景异透射出的是对传统的当代诠释。而它的出现从另外一个角度增加了村落的内容,书屋的管理员正是村民单女士,她介绍说,平时来篱苑书屋的也有很多的村民,他们都有不同的书籍喜好,有看《幽默大王》的,也有看农业知识的。仔细看看书屋里面的书大多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书籍,没有城市里那些高深莫测的书籍名词,更多的是生活哲学。单女士介绍说来书屋的游客通常会带上三本书作为对书屋的捐赠,回去时也可以从书屋带走一本书,一来一回,流水常有。回忆到之前采访的李晓东曾说过,作为书屋不会对到访者有太多防备,的确在这样一个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人的交往可以像诗一样的理想,放下防备。

 

篱苑书屋是一个长3 0 米、宽4 . 3 5 米(轴线)、高6 . 3 米的长方体,总建筑面积1 7 0 平方米的空间,这也是一个由篱笆围成的空间,这些篱笆则取自漫山遍野的劈柴。场地前的水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场景中,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建筑物的内部则使用了杉木的材料,成排的书架及供读者席地而坐轻松阅览的大台阶让整个空间的构造显得干净利落,另外在书屋的两端,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相对独立的围坐、讨论空间。这几个空间其实没有任何装饰品隔断,它们是一个3 0 米通长的大空间,唯一的一处隔断是从混凝土大门洞进入室内时的玄关。这个玄关就像一个迷你版的内部空间,十分有趣。书的排布随意而易取,读者可以任意随手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任意就近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杆将窸窣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的空间,明亮而温和,微煦和风在室外将室内的影子吹动得婀娜婆娑。在这样的环境里,村民及游客将会得到最自然惬意的阅读体验。

 

有一段短暂的岁月,帕斯捷尔纳克笔下的日瓦戈医生一家避居于西伯利亚一个荒僻的农舍,辛苦劳作之余,还能沉浸于诗和小说的阅读。在此期间,日瓦戈写了一些札记。这个时期的日瓦戈,终于可以摆脱平庸的高调,回到寂静无语的自然和默默无闻的劳动之中,享受难得的平静。当我们或者上几辈初到大城市时感受到的一切新鲜:如何学会按电梯、知道了厕所洗手间的水龙头会流出热水……这种如同初生婴儿般的视角,这些我们司空见惯到似乎天生就会的东西,原来对另一类人群而言,却是那么新鲜。而同样,当我们从城市重返乡间站在这样一个建筑物的栈桥上,如同在额间开了一枚天眼,让我们看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的立面,这是通过每一步亲涉书屋的环境,与当地人展开每一次沟通,从而提供给我们的多维视角。

 

 

【相关阅读】

 

让建筑跳舞的女人——杨澜专访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建筑的反思——《杨澜访谈录》对话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

杂木林美学与失忆的家:201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感性对话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