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开幕在即,99艺术网记者获悉,由艺术家胡介鸣创作的参展作品“黑匣子”项目将作为参展作品在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与观众互动。参展之前,“黑匣子”于7月20日至8月15日已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分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户外广场实施预演。
自2011年7月以来,胡介鸣创作的“黑匣子”先后在桃浦“未来的节日”进行了十九场次的单元实践,在喜玛拉雅美术馆无极场实施了近30场次的公共实践。作为一个具备较广泛社会参与度的公共艺术项目和一个开放式新媒体实验平台,“黑匣子”何以吸引公众的参与?为何得到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的垂青?为何要在2012上海双年展开幕前“预演”?8月3日,99艺术网记者在证大当代艺术空间的“黑匣子”项目现场采访了艺术家胡介鸣。
艺术家胡介鸣
“黑匣子”需要"喂养"才能存活
99艺术网:“黑匣子”项目起始于2011年7月,先后在“未来的节日”进行了十九场次的单元实践,在喜玛拉雅美术馆无极场实施了近30场次的公共实践,作为方案创作者,您是如何看待“黑匣子”项目互动性的意义?
胡介鸣:“黑匣子”跟那些经典作品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一般常规的作品是通过创作者给予的资源、信息,最后凝固起来,成为结晶,然后这个作品就完成了,那么从作品完成之日之时开始,也是生命结束的时候。“黑匣子”的存在与观众参与有关,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它就结束了,不能成立了。这就像人的生命一样,需要每天供给它食物、空气、阳光和水。从这一点来讲,它是一个即时物化的作品。我构思的时候,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就是把它当成一个孩子,不断地去喂养它,让它存活。我期待可能呈现出比较鲜活、无法预估的东西,就像人一样的,明天发生什么事,要遭遇到什么,是祸是福是不知道的。
99艺术网:作为一个有比较广泛社会参与度的公共艺术项目,“黑匣子”项目在过去的一年里产生了怎样的反响?
胡介鸣:从去年的实践来看,“黑匣子”应该说还是反映出了我之前预估的状况。在“黑匣子”里面发生的事件本身可能并不重要,人们可能更多地期待下一个是什么,会是什么样,这一点也跟我估计的比较接近。
“黑匣子”项目“预演”现场(一)
99艺术网:“黑匣子”项目所关注的“完成”和“未完成”、“跨界”、“临界”等问题,是否属于您艺术创作的主体方向?
胡介鸣:应该可以算吧。在这个作品之前,我从2000年以后就一直从事新媒体艺术交互方面的研究。回想起来,我为什么当初转型到交互这一块?实际上也是对一件作品的生命力和存在状态感兴趣,希望在这个上面进行突破。交互作品跟现在的这件作品有非常相似的性质,在互交作品中,当观众不出现的话,可能这个影象或者装置完全就是一个摆设,等观众参与之后,作品就产生了变化。从这一点上来看,互交作品与“黑匣子”还是比较一致的,应该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我觉得。
99艺术网:不管是交互还是“黑匣子”,它都是手段,对您来说,您的艺术关注点在哪里?
胡介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可能我比较关心的是事物介于现在和将来之间的一种状态。就是从时间线上来讲的话,现在正在发生的,跟着下一个分钟,或者下一个小时即将要发生的,在这个临界点上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一直以来对时间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我觉得所有的东西只有放到时间码上才可以考量,有认识的可能。如果把时间码抽取的话,那一切都乱了,完全就瓦解了。
99艺术网:在“黑匣子”方案的执行层面上,对您来说它的完成难度大吗?有哪些困难?或者说需要运用跟您之前作品没有关系的经验?
胡介鸣:有很多困难。首先用这样一种形式来完成作品,是我以前比较少经历到的。现在回想起来,我更多的是像一个策展人了,因为你要去协调、组织、发现和沟通。这个过程,作为艺术家来讲,一般还是比较弱的,不大会去涉及。这件作品使我自己也得到了不少锻炼,必须要去考虑这些问题。
上海双年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99艺术网:“黑匣子”怎么会成为本届双年展的参展项目?策展人对这个项目是怎么评价的?
胡介鸣:从本届双年展新闻发布的内容来看,它还是比较关注社会性和公众性问题,就是如何让当代艺术观念、理念、思想在公众层面生效,获取更大的反馈或者互动。我个人感觉可能“黑匣子”在这一点上与本届双年展有某种契合点。
99艺术网:您之前有没有参展过上海双年展?
胡介鸣:参加过。2004年上海双年展,主题是“影像生存”,我的参展作品名叫“向上向上”。
99艺术网:您对上海双年展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
胡介鸣:我觉得上海双年展从大的方向看还是挺国际化的,至少从国内一些展览机制和平台状况来看,上海双年展应该还是比较不错的一个平台。它起起伏伏有多种因素,这么大一个事,要做成也不容易。如果说,横向比较的话,比如跟韩国光州双年展还有西方一些双年展比较,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
99艺术网:“黑匣子”项目的预展状态跟本届双年展正式参展状态会一样吗?还是会有不同?
胡介鸣:会有一些不一样。预展等于说先试一下,比如说像刚才那几个参与者,他们有一些设想,又要跟我沟通一下,看有些东西是不是可以实施,能不能成立,是不是他们想象当中的那个效果。
99艺术网:这些参与者的方案是关于哪方面的?
胡介鸣:他们主要是以表演为主了。预演这段时间,从7月20号到8月15号,就是开放给所有参与者来试演,他们只要有要求提出来。比如说,有一些人提出想在天花板上挂一个东西,我们可能要考虑在顶上安装一些可以挂的装置。我呢,是解决技术上的测试问题,还有网络的传输问题。
99艺术网:谢谢!
胡介鸣
胡介鸣,1957年生于上海,是当今中国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的先驱艺术家之一。他最关注的题材之一便是新旧的交替更迭:一个他持续提出观点和质疑的主题,利用众多的媒介,不论摄影、录像,或数字互动技术,把建筑并置并配上音乐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