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推手报告之四:看似繁荣的时代 2012-08-23 10:16:26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点击:
将80后艺术家的群体打包方式推向大众,从艺术家本人到一级、二级市场,从业者似乎都兴奋不已,艺术产业链里的各个角色都开始疯狂抢滩80后艺术家资源。

张晓刚早期作品

张晓刚早期作品

 

俞可对张晓刚、方力钧等在艺术和市场中都成功的艺术家进行考察,认为艺术市场的成功最终还是落在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思考和表达上:“我们不要把资本妖魔化的话,市场可以这样去看,不管是青年艺术也好,老艺术也好,它是一个新课题,甚至对所有中国人而言,主要是你的态度和你对市场的认识,会不会遮蔽你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如果没有遮蔽,市场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我觉得张晓刚也好,方力钧也好,更多的是他们在今天,他们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相对于前三十年,如今的青年艺术家比前辈们多了太多机会,但在众多的大规模青年展览上,能够让观众记住的艺术家却很少,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浪潮中,青年艺术家创作所缺少的是那份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艺术感悟,市场火了,青年艺术家关于艺术和文化的思考却开始缺失。 俞可谈到方力钧张晓刚等人如今对于艺术的态度:“方力钧跟我谈的话更多的是谈社会学的一些问题,张晓刚从艺术史的逻辑来判断分析今天当代艺术整个进程,真的是觉得今天多数青年艺术家与他们确实存在着相当多的差距。我从来没有听晓刚跟我谈艺术市场,他谈的全部是文化,全部是艺术,谈的是我们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这就是艺术家从早期他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一直到今天所保持的一种态度,正因为这种态度使他在社会认知上,市场认知上获得极大的尊重。”

  

30年前,当时还在大学的青年画家罗中立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上,用一幅油画《父亲》惊动全国上下,与罗中立同时获奖的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艺术家王功新在回忆《西藏组画》在当时的影响:“80年代,陈丹青在北京的声望是现在无法想象的,他是上上下下公认的天才青年艺术家,当时甚至有了‘丹青语录’。” 那时的青年艺术家很少能够得到展出机会,一件作品从下到上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够参展。一直到90年代,国内艺术市场依然还未开始发展,只是部分外来藏家开始直接从艺术家手里直接收藏艺术品。而艺术市场真正爆发则是进入新世纪以后,90年代生活在圆明园、东村的艺术家们谁也未曾想到过会有现在的艺术市场来接纳他们的艺术。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成就了方力钧,他的一个哈欠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中国的玩世现实主义开始进入国际视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蔡萌谈到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刚刚起步时说:“以前的青年艺术家展览是没有这么频繁的,以前95年前后,92、93年那帮艺术家出来,甚至有的晚一点的98年,可能要赶一些大的展览项目才可能冒出来。那时市场不好,资本运作在里头,艺术家的机会也少。”市场对于艺术家而言是新鲜而陌生的,他们在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大背景的感受和抒发,无论岳敏君、方力钧的玩世现实还是张晓刚的血缘系列作品,能够吸引藏家和大众是作品对于社会发展的印证。

  

“到了2000年以后,艺术资本介入之后画廊起来了,其实艺术家选择的机会,被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本土多机构负责人或者专家学者或者是一些画廊负责人,都会来介入到这种选择的体系里,你像我们美院刚做完‘千里之行’本科毕业展,本科毕业展的时候有很多画廊老板来看,有很多美院的学生,刚毕业,脚还没迈出校门就被画廊签了。”蔡萌谈到新时代市场对于艺术家的敏感度,除了各个发现艺术家的画廊,如今又产生了多种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平台,“现在一个艺术家刚一露头,一、两年就被画廊给包了,推出来,变成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今天的状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一个变局,艺术家可以很快地借助资本的力量就冒出来。” 吴鸿也在文章中谈到:“今天的市场对于年轻艺术家资源的渴求还真是到了一个‘是金子就不会被埋没’的时代了。”

  

随着网络的发达和信息量的不断膨胀,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也同样夹杂了泛泛而不深入的特性,青年艺术家所专注的更多的是画面的小趣味和图像处理,而对于艺术本身带给人观众的共鸣感却在这个时代缺失了,从近两年来的各种大规模展览上,有哪位80后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引起了观众的讨论和深思?看过无数遍展览,甚至很少能够记住艺术家的名字,而能够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更多的是因为“这个作品挺有意思”。

 

过早市场化的规则限制

  

这个时代的青年艺术家相比前辈们幸运太多,他们在刚刚进入创作时就已经面临着一个在等待他们的艺术市场,但也正是这种“幸运”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未来。

  

从近几年关于80后艺术家的评奖和展览来看并不在少数,主要包括今日美术馆大学生提名展、新星星艺术节、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CYAP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青年艺术100项目、CAFAM未来展、罗中立奖学金等。无论是以学术支持为方向还是以市场营销为目的,各种青年艺术家奖项和展览都邀请专业评委对作品进行筛选与评选,然后以各种形式进行展出,而且均以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展出规模。于是,青年艺术家们的露脸机会不断多起来,其中“还算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开始被画廊、经纪人看重,通过不同形式的运作开始进入市场。

  

对于艺术家而言,市场问题总是尴尬的,虽然大部分艺术家表示对于市场并不是一味追求,但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背景和生存压力下,市场和商业是艺术家不得不选择的路,然而过早的与市场接触带给艺术家未来发展的弊端也是显而可见的。

  

刚刚毕业的青年艺术家,市场的接受无疑让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增添了信心,但其中也多多少少会让部分艺术家面临很难解决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80后艺术家向雅昌艺术网记者谈到,三年前他与画廊签订了5年的代理合同,最初他的作品以每幅一至两万人民币的价格不断被藏家收购,而那时正处于他艺术创作的转折时期,自己在创作中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创作方式,而合作画廊则在创作思路上对他进行限制,要求他交给画廊展览的是已经被藏家所接受的艺术风格的作品,以便于画廊在推广和运作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与画廊签订合同之后,艺术家在面临学术评选、博物馆收藏等机会时也会受限。

  

青年策展人王春辰在选择2012年江汉繁星计划的参展艺术家时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他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其实有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本应该被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但他已经跟画廊签约了,作品就很难到其他地方去展,这就是商业化对艺术家的限制,他不能够被收藏就不能够被展览。不能参展,不能收藏,等于说他的命运被别人控制了。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其实是历史的偶然性造成了历史的必然性,你拒绝了自己被历史收藏,被历史研究,这个值得注意。”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