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缺席的在场者 2012-09-17 17:12:0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朱朱 点击:
朱伟的水墨采用没骨工笔画法,笔墨承继了明清工笔人物画,气息有八大的桀骜不驯,画中的人物显得拙朴而戏谑,相对于那种力图引入西方观念来反拨中国画僵死状态的激进做法,朱伟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发明新的语言,而是将先人的笔墨用于表达当代题材就已经足够。

几十年下来,不管前卫、后卫,“85”还是“89”,认真做艺术的、有点儿文化使命感的,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失落,不管嘴上多硬,他们的梦其实是破灭了。就像我们到别人家去做客,你用自己带来的面粉和鸡蛋,用人家的锅碗瓢勺做了个披萨,人家吃着一致说好,夸你了不起,说中国人的手艺还真不错,Great!你说我再给你们摊个煎饼,众人当时就把脸拉下来了。①

另一方面,他变得格外敏感和怵目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殖民化倾向,譬如,他怀着惊愕的、近于不可思议的心情发现,“里希特一个人相当于半个中国当代艺术史”,并且,这种模仿竟然还可以获得很大程度的成功:

中国有一百多个模仿里希特画焦点不实的,但去年年底他的画价格反而还没中国艺术家的一半高,而且还没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抢手……③

“赝品”赛过了真品,在朱伟看来,这甚至已经不是崇拜和模仿了,因为,如果说在崇拜与模仿之中还包含着某种真诚与认知的努力,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则已经演变为急不可耐的跟风与一鳞半爪的窃取,全然不从根本上追究与辨析西方艺术的来龙去脉,只求“当代性”面目的速成:

由于当代艺术这趟火车不是从自家开出来的,艺术家、批评家、艺术二道贩子等等等等,大家摸不着头绪,只能玩当年打日本鬼子时铁道游击队那手,人人手里都拿着耙子,只要火车开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抡圆了就是几耙子,划拉多少算多少。③

然而,里希特本人还在不断地变化,西方的当代艺术火车还在不停地向前开,对于亦步亦趋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循沿他者的轨道而行,无疑是一件没有自我和未来的事情:

中国当代艺术东拼西凑,如今也跟头把式的拼凑齐全,西方那边有的行当我们也一一对应。进入二十世纪,西方当代艺术也在急速向前发展,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流行什么我们始终无法想象甚至束手无策。这也许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悲哀。④

是的,长期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上演的是一出“草船借箭”的故事,在经历了一个模仿远重于原创、浮躁远多于平静的漫长过程之后,眼下似乎终于来到了一个节点,萨义德式的反思随处可见,传统开始被重新聚焦。而朱伟因警醒和沉痛于自身的经历而做的反思早在中国当代艺术最为疯狂的年份就提前开始了,他行文中那付尖锐而旁若无人的京腔在当时看起来似乎存心添堵,或者,被某些不屑地撇一撇嘴唇的得意者视为过气者的漫骂与牢骚,可是,对于金融危机之后经历了艺术市场冷却、心态终于从某种意义上被迫沉淀下来的艺术家们来说,重读这些“豆腐块”文章,也许会蓦然发现自己的影廓都被勾画于其中。

对朱伟本人来说,足以自矜的是他始终在运用传统的纸墨媒材,这种相对清晰的文化身份,构成了他衡量和挥斥当代艺术的内在天平,如今的他期待着水墨的复兴之日,并且,相信这一天迟早会来;然而,他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又显得矫枉过正,因为,媒材本身并非决定性的,艺术形态中的“驱逐鞑虏”可能会导致文化视野的萎缩以及民粹主义的膨胀。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当今的世界,全球化的推进确已打破了种姓文化的封闭性,将我们变成了“局内人”,吸收与融合已经成为必然,“此时的传统已准备与其它传统以及非传统的处理事情的模式进行公开对话”(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和后传统》),具体到艺术世界的内部,当我们从里希特与沃霍尔那里吸取什么的时候,或者,当我们运用源自西方的装置、电子技术与综合媒介的时候,也无须背负太多的包袱,问题在于这样的吸取是否真正地契合个人表达的内在需要,是否成其为创造性的转化与运用,以及,是否能够与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发生真切的联系。

现在的朱伟画得很少,好像是在为那段“在少女们身旁”的日子赎罪,那确实是一个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故事;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在经历和体味了这样一个人生循环之后重燃自我的激情,如何将光荣与梦想,痛苦和愤怒,失落与幻灭种种那些令人“起坐不能平”的经历,转化为一笔精神与意志的财富;他的家位于北京郊外,而他的工作室位于北京CBD中心国贸附近,从占据了整面墙的大窗户前看出去,CBD尽收眼底,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城市的交通状况,整个三环与四环就蜿蜒在眼前,往往是将近黄昏的时候,趁下班的车流还没有造成令人绝望的堵塞之前,他就回家了。

2011年春

(首次刊载于《东方艺术.大家》2011年5月上半月刊,p.78-81)

注:

① 《西征梦》,作者朱伟,《Hi艺术》2007年7月号,p.155。

② 《World Within,World Without(世界之内,世界之外)》,作者Karen Smith(凯伦.史密斯),《Asian Art News 亚洲艺术新闻》1996年9/10月双月刊,p.66。

③ 《2007年过去了,我一点都不怀念它》,作者朱伟,《南方周末》2008年2月14日号“年度文化原创榜”,p.15。

④ 《里希特.中国当代艺术》,作者朱伟,《Hi艺术》2008年6月号,p.120。

----------------------------------------------------------------------

朱朱,1969年9月生于江苏扬州。诗人、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策划的主要展览有“长江大桥”(2007年),“原点:‘星星画会’回顾展”(2007年),“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吕澎、高千惠共同策划“改造历史”展览。(2009年)等。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