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长街54号”的故事 2012-09-19 14:23: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1912年梁启超回国,其弟梁启勋也回国,一直追随和辅佐在身旁。回国后以梁启勋的名义,梁启超资助,兄弟俩一起在北京南长街购买了一块地并建房。当宅院设计建造时,梁启勋特意将内院的一排南房留给哥哥使用,因为梁启超回国后把家安在天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总理每年在新年和国庆节都要举办国宴,宴请各界名人,梁启勋都被邀请参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总理每年在新年和国庆节都要举办国宴,宴请各界名人,梁启勋都被邀请参加

梁启勋与国家领导人的交往

这个有,我妈妈说的,她跟红卫兵说主席怎么、怎么着,可是没用,照样抄,把主席的信什么东西全部弄走,后来主席快去世之前,74年、75年不断地有人来,不知道什么部门来就问要主席的东西,肯定他跟主席有什么来往,有什么文字的东西,有人要,就是政府,说没有了,“文化大革命”都遗失了,当时官方也知道梁启勋跟毛主席有来往,不但有信件来往、诗词来往,还有接触。

始终不知道,回来以后他才想起来这是周总理,刚建国,总理照片也不常见,但是从那儿以后总理经常见他,像4月30号,5月30号,国宴,必请他,春节的时候也要请他,总理有时候,他们一般走北门,人民大会堂北门,汽车上去以后还要下几节台阶,因为我们家离人民大会堂特别近,过一条马路,那个时候就说不用派车接,总理说一定派车接,而且派车接的时候,经常是总理在那儿等着,看他车来以后走几步下来之后给他开车门,扶他上路。有一次他就回来说总理怎么知道“戊戌变法”,我多大年纪,总理就是他车一到一下来,搀着他说戊戌变法的时候梁老多大年纪?我外公当时已经八十多了,一时半会儿就没想起来,说我知道梁老多大,他说总理怎么知道我多大年纪,后来想总理好像是戊戌变法那年生的,总理把我外公的年龄一减他的年龄就知道了,他和总理特别熟,见的次数非常多了。

挺多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章士钊先生……他老去我们家。谈什么事就不知道了,去的人非常多,我印象中我们家从我有记事以来到我父母去世总是不断地去人,包括后来我父亲也是不断地去人,家里的客人总是非常。

彭真夫人的姐姐就住在我们院子里,他的爱人是资格很老的地下党,他的父亲跟我的外公关系特别好,我们两家特别好,我们叫梁老姥姥,彭真有时候到他这儿来看看,就到他们家来,两家很近,大姨子那种关系。

抄 家

抄家的时候,有不少东西是康有为送的,他收藏的东西比较广,包括古罗马的一些特产什么硝石,就是类似于大理石似的,但不是大理石,是那儿产的一种石头,雕的小人什么的,有不少东西,都是他送给我外公的,因为他喜欢,他对欧洲的东西比较喜欢。我外公的书桌上有个台灯,那个台灯是一个铜的裸体女人举着一把伞,那个伞是台灯罩,那个伞好像是欧洲特别有名的一个画家,日出,一个印象派的画家画的太阳、海洋,特别有名,现在可能是价值连城了,抄家抄走了。两大箱他们的东西,至少两三箱东西都抄走了。

蔡锷写了好多悼文。我妈说抄家的时候,这帮红卫兵不识货,把蔡锷的东西不当成好东西,……唯独没抄走的就是这个小人儿,怎么回事?那是梁思永留在这儿的,当时在圆明园,就在我们家那儿挖出来的,说这个小人儿也不是哪个殿上的,唯独剩这么一件,一般故宫、颐和园有什么仙人指路,各种兽,他这个不是,是一个小人儿,一个和尚似的,举着一个什么东西,当时梁思永说这一个要留好,说这个可能是圆明园殿上唯一的一件东西了,红卫兵不认了,踢来踢去的,把尿盆抄走了。

书信、债券,好多债券都烧了,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全给烧了,不光是我们家的,还有院里的老梁他们家的东西也烧了好多,因为梁姥姥的父亲姓张,家里边很厉害,有一次我说梁姥姥抄家的时候有一块特别亮的什么东西,她说钻石,好多钻石,亮极了,我拿着玩儿,给红卫兵了,我说这个是什么东西?告诉我什么东西,家里肯定有比较好的东西。六几年的时候,我们家有电视,他们家有电视,那个时候家里边有电视是很稀罕的东西。

80年代后的“南长街54号”

比较晚了,八二年,落实政策,那个房子都被别人住了,要是让别人搬就比较困难了,给我们家落实政策,给了几套楼房,家里说搬出来吧,院子里已经破坏的不成样子了,原来院子里有荷花池、假山,都没有了,我们家搬走之后那几间房……

回去过,我们那个房子搬走了之后又给了几家,有两间给了齐白石他们家了,齐白石的女儿在那儿住,说跟齐白石多像,而且跟我们的街坊讲齐白石他们家的事。我们家搬走之后给他们家落实政策,他们家人搬到我住的那个房子去住了,我们那几间房子他们家住了两间,另一间给了一家,后边两间又给了一家,三家住在我们家搬走剩下的几间房,齐白石他们家一直到零几年拆迁,他们家才搬走。当时可能不知道是他的哪个女儿,后来说他孙子在那儿住,后来说他孙子到日本,他女儿在那儿住,我们始终没有再进那个屋子。

应该有,尤其是对那个什么,“白茫大地真干净”,上初中的时候,1972年看的《红楼梦》,1982年离开五十四号,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小时候,我觉得世事无偿,对我比较触动就是说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写那个词,当时是被宋太祖掠走了,本身旧的宫殿,虽然是什么伊人在,实际上是给他焚毁了,焚毁之后,数年之后他的弟弟经过他的故宫,看到所谓什么“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整个跟当年宫殿的景象完全没有了,等到我们家拆了以后我也有那种感觉,长了很多草,院里有东西没搬走,曾经这个院子里那么热闹。

也是一个很自然的事,中南海扩建,南长街都给拆了,有的时候想尽管曾经怎么样,如何、如何,不到百年已经几度沧桑,最后变成一片废墟,想想那个时候,我看他盖高楼,我看他楼塌了,现在就楼塌了。

——根据梁启勋长外孙回忆“南长街54号”采访纪录整理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