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懂的抽象画静待市场挖掘 2012-10-27 16:08:18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许悦 戴曼曼 点击:
在世艺术家谁的作品最卖座?上周在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画作《抽象图画报809-4》以34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易手,创下了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作品是由摇滚吉他大师埃里克·克拉普顿在2001年花了约200万美元买下的,10年之

何坚宁

何坚宁

林资奇

林资奇

张温帙

张温帙

赵无极作品

赵无极作品

《4.4.85》,2007年台湾上拍,以1.1820亿台币(当时折合约358万美元)成交,成为当时台湾拍卖会上最贵的一幅画作。2011年转至香港上拍,以近570万美元成交。

上周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画《抽象图画报809-4》以3420万美元易手,创下了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而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对抽象画的接受度还不高。

在世艺术家谁的作品最卖座?上周在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画作《抽象图画报809-4》以34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易手,创下了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作品是由摇滚吉他大师埃里克·克拉普顿在2001年花了约200万美元买下的,10年之后价值升了17倍。

盘点拍卖会上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中国在世艺术家,我们可以发现又是一位抽象画大师赵无极。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去年全球艺术家成交额排名榜单中,赵无极以9191.4万美元的总成交额位列第14,与里希特一起成为拍卖成交前20位中两位在世的艺术家(里希特排名第8)。

就在15年前,巴黎画廊里出售的赵无极画作价格还不超过5万美元,但近10年来中国收藏家对赵无极作品的兴趣不断升温,使他目前拥有了空前的盛名。但在中国内地市场,单凭艺术家的号召力明显还无法带动整个板块的升温。

对抽象画这一被很多人认为难懂的艺术,目前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它正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

抽象艺术

其实发源于东方

记者:说实在话,在中国,现阶段真正能欣赏抽象绘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认为抽象画来自于西方艺术体系,是舶来品,是一门难懂的艺术。抽象绘画是否真的不具有可解读性?只是靠作品自身的线条、色彩、肌理、气势给观者以最直接的震撼?

何坚宁:抽象不抽象,这是艺术定义的问题,其实现在也没有人去定义它。这就像美或不美,也是定义不了的,是因人而异的。就像前几天我去海南写生,有一张画我自己觉得已经写实得不得了了,但有些人还是怎么看都看不明白,所以这不是你想让人看得懂,别人就能懂的。但要说未来艺术的发展,那肯定是抽象画,抽象画是艺术家追求的极致,从写实到抽象,这是艺术的发展方向。比如说达利,他的画是具象的,但他的表现意念就是抽象的。

张温帙:所谓抽象,就是艺术家从对具体形象的理解中抽出最好的精华,然后艺术家用自己的符号、元素和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家一定要经历写实的阶段后才可以随心所欲。在美国,抽象画是被纳入当代艺术的范畴。而当代艺术,就是从杜尚把一个男用小便池挂到展览馆中开始的,这件作品《泉》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了小便池空间位置与使用功能,意在把艺术的焦点从实体作品转移到思想诠释。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人才发现艺术原来可以这样表达,从而大胆摈弃了很多细节,然后把自己的概念、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如果追求具象,每个人都按着照片去画画的话,很难看出风格。但画抽象画不同,每个人的理解和修养,以及他对事件或物体不同的想法,都可以用自己的符号演绎出来,这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

何坚宁:但为什么目前抽象画在中国不受欢迎?因为很多人看不懂。在欧美国家,他们的油画很早就走完了写实这一段路,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没有相机,写实油画兼具记录的功能。后来西方油画开始侧重对光影的研究,再后来就是梵高的后现代表现主义,他们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中国油画虽然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目前仍停留在写实这一阶段。我们中国人看画首先是要看得懂,欣赏和收藏是以看不看得懂为前提的。家里挂一幅抽象画,客人问起来我又解说不了,那多没面子。

林资奇:其实中国人是具备欣赏抽象艺术的基础的,具象、抽象不是个绝对的概念,真正抽象的只有思维。对一般的人来说,看得明白就具象,看不明白就抽象。如果历史地看问题,最早的抽象艺术是诞生在东方的,东方的艺术把大量的空间留给了想象。中国人认为很抽象的毕加索也说过这样的话:艺术在东方。就像外国人看中国画,他们就觉得抽象得不得了,只是平面的,只有深浅。中国的书法也一样,尤其是草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为了中国抽象艺术精神的范例。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抽象哲学。还有诗歌,那是文学的最高形式,现在看来,也是够抽象的,中国的古代诗歌,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只不过后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突然断层了,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艺术一下子被全盘否定掉了,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等,都是从头开始去学习别人的东西,走别人走过的路,这是很可悲的。其实中国人把握世界、看世界的方法、眼光是自成体系的,可惜这套体系现在已经体无完肤。所以欣赏水平的提高也有一个过程,这跟画家的追求其实是一样的。

近期部分抽象画拍卖成交记录

拍品名称 成交价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赵无极(1961年作) 《22.3.61》 HKD15220000 香港苏富比 2012-10-07

赵无极(1977年作) 《无题》 RMB1012000 上海天衡 2012-07-11

朱德群(1962年作) 《NO.109》 HKD475000 香港苏富比 2012-10-07

朱德群(1989年作) 《冬眠》 RMB3450000 西泠拍卖 2012-07-07

何坚宁 《风景》 RMB200000 融德国际 2012-09-23

抽象画

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记者:在国际艺术品市场,抽象艺术历来是国际艺术市场的重要板块之一,波洛克、米罗、毕加索、达利的抽象艺术作品,都曾以天价打破传统写实或印象派创造的拍卖纪录。但在中国,抽象艺术板块可以说还只是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今年春拍出现了一批赵无极的作品,但却仅限于赵无极,而不是抽象画板块。您觉得在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这种板块轮动时代,之前市场关注较低的抽象画,未来是否有可能受到资金的关注?

张温帙:很快,抽象画在中国的市场将得到其应有的地位。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中国在海外的艺术家这几年的地位都提高了一截,很多艺术家现在都回国发展了。这一批人,都是受西方抽象艺术思想的影响,所以这一新生力量的回归,必定会为中国带来新的概念。同时海归的,还有一部分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包括科技、金融、文化等领域,他们的生活也需要艺术。这些接受西方教育的人,是当代艺术的支撑者。这部分人又会带动国内的一部分人。

记者:现在买抽象画的人,绝大部分是出于自家家居装饰欣赏的需要。不像购买中国画的群体,当中一半以上的人是为了投资。

张温帙:大部分人都希望过时尚的生活,现代家居风格比较简约、时尚,抽象艺术最符合这种风格。特别是在上海,抽象艺术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了。看一个人家里挂的艺术品,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艺术欣赏水平有多高,有些人很有钱,但他家里挂的,只是大芬村买来的商品。所以抽象画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这个市场接受过程需要慢慢来。

在美国,购买艺术品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对艺术的态度和中国人不一样。美国人很喜欢享受生活,他们收藏的艺术作品不是放在柜子里面藏起来,而是根据自家的空间陈列出来,每天对着它欣赏。所以你到很多美国人的家里,就感觉进了一个小型艺术馆,空间小的就放小的画,空间大的就买大点的画,如果是角落就放雕塑,这点跟中国人购买艺术品的习惯很不同。

林资奇: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还没有出现,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很多都是投资者。有些人是跟风买,有些人是追着大名头买,这就导致了很多炒作行为。为什么艺术圈会跟演艺圈一样出现炒作?就因为你买的只是一个名头。一些人把艺术放到一边,专心把名字炒热就行了,背离了艺术原来的功效或者艺术本可以提供给人们的东西。如果中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艺术的发展早就上正轨了。

张温帙:所以美国的收藏市场还是相对成熟的。美国一些收藏家,他们祖祖辈辈的工作就是收藏,把收藏当成一种职业。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展览或是跑画廊,看到好的作品就买下来,静待时机再转手出去。这个收藏的圈子很小,大家彼此认识,今天这张画你多少钱买回来大家都知道,过几年应该以多少钱转手卖出去,大家心里也都很透明。所以艺术品的流通,基本上都是在专业的收藏圈子里,交易非常真实透明,这样的市场非常成熟稳定,对艺术家的发现和培养也更有好处。

画抽象画

在中国很难生存

记者:抽象画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很小,何老师您一路走来,是否试过为了生存而忧心?

何坚宁:我有个从加拿大回来的朋友,跟我关系很好,他对我说:“在中国你能有这样的生活真是奇迹。”因为即使是在加拿大,画得很不错的抽象画家,都不一定会有市场。

但我还真的没怎么为生存苦恼过。我记得我卖的第一幅画,是第六届美展的入选作品,1983年的时候,卖了400块钱,那时很多人的工资也就40多块钱。后来许固令老师将我的画带到台湾去,10张画一共给了我2万块钱,我当时觉得自己实在太有钱了。当然抽象画不可能永远这么好卖,不过我这个人向来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所以一直很满足。我觉得画家最好的状态,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说我抽象就抽象,说不抽象就不抽象,反正我就跟着自己的心态走。

不过说老实话,画抽象画在中国的确很难生存。很多年前,一个朋友说起家里正在装修,就差一幅画。当时我刚好有一张1米多的大画刚刚画完,我就说要不这画送你吧。他一看,看不懂,又不好意思说不要,就很委婉地说:“你有没有小一点的?”因为他知道当时我不画小的画。你看,抽象画白送给人,别人还不要。

林资奇:从何老师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现在的主流是写实绘画,因为生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在生存线下挣扎的艺术家,生存是第一目标,所以他不可能选择生活方式,也就不存在个性化的追求和发展,肯定都画写实绘画,这样才能生存下去,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任何一个艺术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它跟整个社会甚至最底层的老百姓都有关系。所以不要以为现在的绘画主流是写实,那它就是艺术的最高水平。等到大家都追求生活方式,而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抽象画马上就会受到关注。

何坚宁:我也说说林老师,他20多年不画画了,有一次来我这里,突然发现原来画还可以这样画,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后来他为了静心画画,把公司都卖掉了。也只有到了不必为生存担心的阶段,才有可能静下心来画抽象画,根本不用考虑这张画能不能卖得出去。

林资奇:如果你心里对艺术,对审美一直都有着渴望和感觉,你就一定会受到感染。但要靠抽象画生存太难了,赵无极、朱德群如果是在中国,肯定达不到目前这样的高度。

除了欣赏水平的高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中国人是形象思维的,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我们每天都是住在同一间房子里,每天都是耕着这块地,推门出来永远是看见那座山,所以我们的思维基本是固定的、有形的、不变的,文字是象形的。而西方的语言文字都是音节,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每天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必须靠发音来传达概念,而我们的文字里面本身就包含有概念。这就是农耕文化跟游牧文化的最大区别,也影响着东西方人不同的审美。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