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在中国:图像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2012-10-30 09:07:55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段炼 点击:
国内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有两股力量,一是美术界的,二是美学与文学界的。后者承接的是文化研究的余脉,未能摆脱后现代玄学的影响,因而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本文所讨论的,是美术界的视觉文化研究,这一研究以图像研究为核心。

持续:最近的探讨

由于图像研究对中国当代艺术具有重要意义,一年后,《批评家》杂志委托本文作者又策划了一个以“图像与阐释”为主题的专号,即原拟2010年初出版的第九辑。虽然《批评家》因经费问题而停刊,第九辑未能付印,但所编文章均由该辑主编和作者发表于其他刊物,这些文章展现了当下中国学术界对图像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这辑关注跨界的图像阐释,展示西方艺术理论影响下当代艺术中的图像研究,以及中国学界对西方影响的回应。这一组稿构思旨在超越形式主义而进入观念领域,同时也摆脱形式与观念之二元论的局限,从而呈现今日中国艺术批评界的成果。这样,本辑栏目便偏重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在“理论前沿”栏目里,有台湾学者陈怀恩的文章《当代影像学的图像研究格局》,讨论西方当代图像理论,而他当年在德国研习图像理论的学术经历,则将这一探讨追溯到了图像学的源头,既有正本清源之功,又探讨了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前沿。在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中,图像解读所涉及的领域大为扩展。与此相应,跨学科学者叶舒宪的文章《神话作为中国文化的原型编码》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图像研究,而王倩的文章《神话图像的分类与阐释》也在人类学领域里为美术界的图像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展示了图像研究的新天地。这三篇文章经纬纵横,为“图像与阐释”的议题构建了理论框架,提供了学术线索。

有了这样的前提,本辑同一栏目还收入了另三位年轻学者的文章,展示了图像研究之于当代艺术的不同方面。王志亮的文章《符号学于艺术史的意义与应用》以当代符号学的发展为理论和方法前提,通过解读西方学者的著述,说明了符号学在艺术史研究特别是图像阐释方面的价值。同时,这篇文章也展示了年轻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有效的治学方法。鲁明军的文章《图像时代的当代艺术政治与文化政治》也同样严谨,而且,作者以审视的介入精神为先导,将理论探索同批判性合而为一,直指中国当代艺术的要害问题。查常平的文章《中国当代艺术思想途径中的人神向度》也属这一类,但其切入点却是宗教精神,他对当代艺术的解读自有不同于他人的言说。

在实践方面的“现象解剖”栏目里,鲁虹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红色记忆》一文而展示了他一贯的敏锐、直接和清晰,展示了他对当代艺术的宏观把握和具体深入的洞悉。吴永强的文章《观念艺术与中国语境》异曲同工,从当下社会问题切入当代艺术理论,探讨今日艺术现象。同一栏目里彭肜的文章《图像影响与图像重构》则以历史意识而涉当下学术的大话题“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在宏大叙事中精心处理具体问题,具有个人叙事的特点。应伟中的文章《梅普索普与图像后的文化战争》与彭肜的文章正好反向互补,他以个案研究为基础,来对西方当代艺术和艺术理论中的图像问题进行从点到面的探讨。

“青年论坛”一栏也以批评实践为主,其中留学德国的艺术家朱苓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的模仿》一文,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准确而又毫不留情。段君的文章《中国当代绘画叙事视角的演进》也有同样的批判精神,其尖刻与锋利,成为一种风格。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们读到了另一问题,即治学态度。今日有不少活跃的批评家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其表现之一是滥用西方学术术语和概念。段君文章对“叙事”一语的使用,相对严谨,对那些滥用进口术语的批评家具有警示作用。本辑马俊子与王瑞云的文章也将西方图像阐释的理论,引向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实践。

在编辑上述专号的先后与同时,本文作者也写作了若干关于图像研究的文章,并自2008年起在重庆《当代美术家》杂志开设专栏,也在其他艺术期刊发表这类文章,论题涉及图像学方法、图像研究的发展、图像的内在结构、图像原型、图像批评的实践等问题。这些文章后来收入《视觉的愉悦与挑战:艺术传播与图像研究》一书,构成书中专章《视觉文化与图像研究》,2010年底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结语

本文开始是从翻译西方图像理论切入,本文的结尾也以翻译来呼应。如前所述,在出版了《视觉的愉悦与挑战》后,本文作者紧接着选编并组织翻译了《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视觉文化卷》,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底出版。这部译文集的核心,即是对图像理论的阐释和图像研究的实践。而且,本文作者作为译文集的主编,为每一篇译文撰写导读,对其中的图像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发挥。译文集完成后,作者即转入《视觉文化研究导论:理论与实践》的写作。如书名所示,其中的图像问题不仅是中心问题,而且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尝试。

 

[1] 傅志强《译者前言》,见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 范景中《图像学研究中译本序》,杭州《新美术》2007年第4期。

[3] 同上。

[4] 易英《图像学的模式》,北京《美术研究》2003年第4期。

[5] 关于图像化与图式化的异同,可参考拙文《图像的堕落》,见上海《艺术当代》2008年第12期。也可参见拙著《视觉的愉悦与挑战》,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67页。

[6] 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7页。

[7] 关于米歇尔的形式主义问题,可参考拙文《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图像学》,见北京《美术观察》2008年第5期。也可参见拙著《视觉的愉悦与挑战》,第42、48页。

[8] 黄宗贤《图像的政治》,见《艺术》第一辑,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页。

[9] 周功华《图像修辞:语义的限制与超越》,见《批评家》第四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88页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