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艺术世界对于互联网的运用似乎正在加速。
2011年1月首届线上艺术博览会VIP Art Fair正式上线之后,全球范围内线上艺术品交易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一大批艺术品线上交易网站纷纷上线。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面崛起,其互联网交易也遥遥领先于全球市场。早在2000年,嘉德在线便在软银SOFTBANK和香港电讯的支持下开始试水在线艺术品拍卖,与老榕的8848,邵亦波的易趣等同属中国第一拨电子商务公司;到2010年,Hihey.com在线艺术市场的成立,上线第一年就交出了全年交易额2300万的出色成绩单,拉开了第二波中国线上艺术品交易网站发展的序幕。2012年之后艺术品基金公司也纷纷推出了线上艺术品交易系统,仅2012年7月份,就有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的5家艺术品交易网站先后上线。
曾经神秘的艺术市场
实际上,互联网的发展给整个艺术品行业所带来的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品交易上,其改变更多的是体现在整个艺术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上。有些人可能对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艺术品泡沫记忆犹新。从1987年到1990年间,日本人一共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中,很大一部分是日本藏家以令人咋舌的高价从西方藏家手里购买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而且大部分是一些二、三流的印象派作品,不乏伪作。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在那个时候拍出天价,部分原因是日本藏家的非理性以及西方拍卖行的鼓吹,但最主要的还是当时艺术品市场的信息极为不对称。在90年代之前,藏家除了从拍卖行和图书馆获取一些作品和价格信息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渠道,而这些信息又是相当不完整、不全面的。除了专业的研究者和资深藏家外,外来者很难对艺术家的重要性或者艺术家相关作品的重要性做出判断。一个新进入市场的藏家在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只能向拍卖行的专家和艺术经纪人求助,很少能接触到其他相关专家。正因如此,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买家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也较为集中的群体,整个艺术圈也比较封闭,等级森严,专业化程度远远高于现在,导致整个艺术市场的成交量也比较小。
进入90年代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推出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个计划迅速在艺术界得到了运用,Artnet、Artprice等一批基于艺术市场数据查询的网站相继建立,这使得艺术拍卖市场的信息公开程度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除了历史价格的查询外,这些网站还提供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咨询者只需提供一张高质量的作品图片就可以获得和该作品相关的全面信息。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除了使得交易价格更加透明之外,还使得艺术资讯能够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一批新兴的财富阶层——IT精英和金融家阶层,这批人群进入艺术品市场后,并不像资深藏家那样,对整个市场和艺术家相当了解,而是选择从一些时尚杂志和艺术杂志上获得信息,这从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艺术市场的品味,艺术变得不再那么高高再上,而是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进入2000年之后,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艺术品的网络交易开始出现。苏富比与Bbay合资成立了在线艺术品拍卖,Artnet也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展拍卖业务。他们当时的想法是通过线上交易来降低实体拍卖的成本。但是由于当时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群过于年轻,相关的支付系统也不完善,再加上美国20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等原因,很多网站在成立不久便退出了市场。
打破艺术世界的阶级属性
2008年之后,艺术品在线交易又卷土重来。苏富比重开了在线拍卖业务,佳士得也开始进入该领域,并在2011年11月举行了首场在线专拍。到2010年,该领域的发展更加迅速,从北京的Hihey.com到纽约的Art.sy等一大批专业人士发起的在线艺术品交易平台纷纷成立,许多原来的艺术品资讯网站也转而进入艺术品在线交易领域。从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一技术概念兴起,很多艺术品在线交易网站也顺势而为,推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艺术品交易服务,并加强了网站的社交功能,鼓励藏家之间、藏家和经纪人之间通过其平台互通有无。
那么这两年新一轮基于web2.0模式的在线艺术品交易浪潮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它主要销售对象不再是之前的老藏家。为了扩大新的收藏群体,其主要目标一个是新兴的中产阶层收藏群体,另外一个是年轻富豪,再就是来自中国、迪拜、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藏家。其次,它充当了一个中介机构,将目前艺术市场上的各种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包括拍卖、博览会、经纪人和藏家,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作品数据库。最后,对于卖方(艺术家)来说,艺术品在线交易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推广和销售平台。
总而言之,互联网在艺术世界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艺术世界的阶级属性,使得大量的新兴阶层能够快速地进入该领域。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整个艺术市场的交易更加透明,这种透明包括了交易纪录的透明化和交易手段的透明化。艺术市场阶级属性的消失以及交易的透明也加快了艺术品的交易频率,促进了交易量的增长,这或许将促使艺术金融化的程度得以不断深化。
【编辑: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