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档名为《鉴宝》的电视节目为老百姓上了好些艺术品鉴定的普及课,也引爆了老百姓的收藏热情,艺术品收藏市场一下子火热起来。
通过电视节目,自学完成初级收藏知识的老百姓不甘心只是看看,手上有些钱的人跃跃欲试起来。老百姓毕竟没有鉴赏藏品的“火眼金睛”,所谓的专家又真假难辨。
说是假的,不一定假;说是真的,也不一定真。这就是艺术品鉴赏市场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特种工艺系主任黄晓望眼里,这场收藏热并不是单纯地由鉴宝类栏目引发的:“收藏热的原因还有二点,一得从大方面讲,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艺术品收藏几乎是归零的状态,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地热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藏品价值恢复的过程;二是人为原因,前段时间房地产一直不瘟不火,很多投资者都将热钱拿出来,投资到艺术品市场,人为炒热了市场。”
市场行为还导致了近年来,文博与考古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品鉴赏专业,培养科班出身的鉴赏师和修复师。
鉴赏师和修复师“稀有”
动辄上万,高则百万千万元的艺术品让人不敢轻易下手。近几年很多购买者通过题材、年代、作者、材质等因素来衡量一件藏品的价值,既不懂辨真假,也不懂品味艺术品的本身价值,引发了现在艺术品收藏的“乱”:想买的人不懂怎么买,卖东西的人以次充好、虚假炒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的高级研修班。报班的人持有两种心态:学鉴赏,学投资;寻找就业的新途径。但通过短期补习的速成型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收藏市场出现了从业人员多,但优秀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状况,其中对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就是鉴赏师和修复师。
黄晓望告诉记者:“现在中国的文物量非常大,在乡间农村,在黄土之下,有鉴赏不完的宝物。同时,除了文博系统需要鉴赏师,日常很多美术馆、拍卖公司都需要专业的鉴赏人员。”
“一些特别喜欢艺术品的人,他有足够的资金,甚至会请专人来做他的‘眼睛’,帮他鉴赏,帮他拍宝物,帮他做艺术品的日常维护。”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品鉴赏与保护专业教研室主任王一飞告诉记者,“也有些人会请博物馆的研究员或者高校的教授帮忙鉴定,按藏品价格的千分比给酬劳,一次鉴赏估计获利可观。”
记者了解到,在画廊、企业中从事艺术品鉴赏相关工作的新人,月薪保底也有3000元到5000元。
在艺术品市场,修复师的数量尤其匮乏。黄晓望说:“只要你的手艺够好,根本不怕吃不饱。我认识一个修复铜镜的师傅,手艺很好,找到修复铜镜的人非常多,常年都是领号排队的。”
现在懂艺术品修复的人并不多,很多所谓的老师傅懂修补,但无法还原艺术品原有的味道,“好的修复,不光是掉个耳朵粘个耳朵,掉层漆补个漆,而是根据断代、判别作者、分清风格、辨别材料来推断原先的纹理走向,材料运用等。”黄晓望表示,优秀的修复师懂得寻找接近的材料,使用接近的工艺来修复原来的风格,实现原有的功能。
“艺术品修复是以物论价的,好的手艺可值不少钱啊。”黄晓望告诉记者,与鉴赏师相比,修复师的就业前景更值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