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是精英的"特供" "FREE ART让艺术重返社会 2012-11-10 16:42: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赵子龙
开放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开放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同时,开放在某个阶段又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努力通过制定许多具有共识性的契约、规则来保证它的实现。这些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固化为某种制度和意识形态。

艺术不是精英的"特供" "FREE ART让艺术重返社会

开放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开放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同时,开放在某个阶段又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努力通过制定许多具有共识性的契约、规则来保证它的实现。这些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固化为某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当人们对开放有了新的诉求,而原先那些为保证开放而制定的制度却已经慢慢成了束缚的枷锁——于是,我们又开始解构这些制度,在这种周而复始中获得一种动态的开放。

艺术不应成为

精英们的“特供”

艺术的存在也不例外,其核心观念也是“自由、开放”。从西方艺术史来看,文艺复兴所倡导的科学、理性、人文精神是对中世纪宗教教条的瓦解;印象派绘画是对学院绘画教条的瓦解,而杜尚则是对整个艺术观念和价值系统的瓦解。当代艺术对于社会和现实的关注、对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应用又拓展了艺术的边界。整个艺术史的脉络,都是在不断地挣脱既定的制度,获得思想的自由,再将这种自由慢慢变成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过程。

“FREE ART”线上展览利用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信息沟通来号召艺术家参展,整个过程没有权威策展人,没有广告费用,没有批评家。“FREE ART”试图提供一种完全自由的线上展览状态。同时也不依赖于权威专家、名人所组成的评审团,而是利用公众投票的方式选择出大众最喜欢的艺术作品。

我们认为,艺术在这个时代不应该成为精英们、专家们的“特供”,至少不能全部是特供。当代艺术需要长期持续的学术建设,需要许多优秀的策展人和批评家,然而这只是当代艺术的一个角度,而不是唯一角度。以学术、文化的名义拒绝当代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公共化,实际上是一种对知识特权的迷恋。我们认为公众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偏弱,这是历史原因、现实因素造成的。不能以此为借口拒绝他们。如果所谓的学术高度成为了为少数人服务的理由,那么当代艺术也就类似于一套在小范围内流行的“江湖黑话”。因此,此次“FREE ART”线上展览的意义在于肯定公众不成熟的当代艺术鉴赏和创作、参与比高高在上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搞懂的“学术”更重要。

中国当代艺术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到它的意义,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既定的意识相对抗,获得艺术的自由。从“伤痕”开始,人们开始在既定的框架之外寻找一种自由宣泄的个体情感;在1979年的星星画展中,艺术家们赫然打出了“艺术自由”的标语,充分说明了当代艺术对于生存的尊严和开放态度的渴望。

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处于像野草一样自发生长的阶段,在世界还没有注意到中国当代艺术之前,圆明园时期的“盲流”精神之所以被推崇,也是因为当时的艺术家们选择了民间和边缘的方式进入江湖,来获得一种精神、人身的双重独立。尽管这种独立是以惨淡的生存条件为代价。1993年,方力钧的作品《打哈欠》被《时代周刊》选用作为封面,这是世界最早关注到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在一个转型的大国中为改革的力量呼吁和呐喊。

开放、自由

是艺术市场的必然方向

然而,从草根成长起来的当代艺术,慢慢获得了话语权和财富,与此同时,当代艺术也越来越制度化。制度化,就意味着固化、封闭,虽然相对稳定,但其代价是拒绝新生,反对被打破——如此,曾经以发展、开放的名义发展起来的当代艺术,慢慢成为了一种权力机制,而成了自己曾经反对过的。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审美教育的缺失,全民的艺术修养普遍低下,建国以来,社会所带给人们的生存经验是政治经验、经济经验,而没有审美经验。这就导致了“艺术”成为少数专家才能懂得的“江湖黑话”,艺术的评价标准、话语权也因此被垄断。

一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其实并非是开放的,艺术的评判权力在于特定的群体:批评家、策展人、画廊,公众对于艺术并没有话语权。这些冠以专业、学术的话语权,与艺术市场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利益的垄断,这也是当下许多所谓的学者和策展人名不副实的根本原因。当这些评判者的观念老化的时候,他们对于艺术的评判权实际上是值得质疑的。

以收藏和投资为主的旧有艺术市场机制,其盈利的核心实际上是借助于中国审美教育缺失而导致的信息垄断。这导致中国的艺术市场带有很强的“黑市”色彩,价格,资源,藏家都在这个系统中被神秘化。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一种垄断的色彩。如果不经由画廊选择,艺术家就无法进入这个收藏市场,无法获得“合法”的学术身份和定价。而回顾经济史,我们发现市场的方向必然是自由的、开放的。

“FREE ART”的第一次线上展览,得到了一百多位青年艺术家的支持。其中,有专业科班出身的美院学生,也有单纯靠热情创作的青年人;既有明星,也有默默无闻、毫无名气的的“屌丝”。其中许多人是不被当下展览和策展人选择的、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展览。他们将一起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大众的评点。可能这种形式会被认为是杂乱、无序、不够学术,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他们在这次展览中,将消除自己所有的特权——学术的 、背景的、市场的、权力的……而这种平等的展示状态,也正是“自由、开放”的一个最重要体现。

 


【编辑:宋林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