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赝品横行 约500万张范曾假作流入市面 2012-12-10 11:54:51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严葭淇
近些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赝品横行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近日,著名艺术家范曾更爆料说:“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艺术品市场假货究竟有多少?如何在当今高风险的艺术品市场避假买真使投资增值?

赝品如何混入拍卖会

收藏投资艺术品渠道有多种,其中上拍卖会竞拍是许多人的首选。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2108亿元,其中拍卖交易额975亿元,接近整个艺术品交易总额的一半。

原因在于,到拍卖会上买艺术品有诸多好处。一是拍卖会上货源充足,选择空间大,还经常能遇到由艺术家本人或家属提供的代表作;拍卖成交后,还能得到拍卖公司出具的证书、发票及网上可查的成交记录,这些都为艺术品的再流通提供了方便;而拍卖预展上与朋友的交流探讨,更可对艺术品的真赝高下做出更全面的判断;更何况在拍卖会现场潇洒举牌,力压群雄,还能享受到当众消费的快感。

但如今,本该买真拍真的拍卖会却成了赝品汇集的重灾区。“除了拍卖法的不保真条款造成的伪作横行外,暗箱操纵、天价做局、恶意炒作等不规范行为也是目前拍场上的危险因素,有人曾用“步步惊心”一词来形容艺术品拍卖,这一点也不为过。”吕立新说,最近就有一位藏家拿着花了90多万元,从北京某知名拍卖公司拍得的李可染的山水画《漓江清音》,请他给看看,但那分明就是一件伪作。

萝卜快了不洗泥。据吕立新介绍,截至2011年底,光北京就有拍卖公司106家,2011年一年这些拍卖公司共举办了各类拍卖会239场。繁荣的背后,令人质疑的是,究竟有多少拍卖公司是诚信负责、值得信赖的?而成千上万的拍品中,又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真品呢?

“前两年,一家很有影响的拍卖公司举办过一场历代帝王书法的专场拍卖,我打电话给故宫博物院的杨丹霞老师,请她发表意见,她慎重地表示,三四十件作品中可能只有两三件差不多。当然,这一专场的作品最后也都一件几十万、几百万地拍了出去。”

“作局”是拍卖公司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拍卖中,拍卖公司将“自己人”安排在拍场里和真买家一起举牌,目的是高价将艺术品卖给没有经验的新藏家和持有大量资金急于赚钱的新投资客。而且“越是大宗艺术品,假的比例越高,因为它值得拍一次,值得运作一次。另外,一件齐白石你做成几十万,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只有做成几千万才有人信。”

多年前,当吕立新满怀豪情攒足银两到拍场上买自己的第一件作品——齐白石的《富贵寿桃》时,也遭遇了“作局”。事后虽几经交涉把该赝品退了,但还是让吕立新损失不小。

而更多的藏家买假后,还根本没有吕立新那么“幸运”,那根本就是欲哭无泪投诉无门。“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藏家买到赝品后,是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我们已经知道有多起买假后,无处维权,这既和我国艺术品市场法律法规的缺失有关,也和艺术品市场的体制不健全有关。所以知假拍假已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一件事了,因为拍完之后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吕立新说,他还亲眼见过更明目张胆的欺骗行为:有的拍卖公司竟在假画下面注上了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的说明。而为了避免纠纷,有的拍卖公司也会“仁慈”地帮买到赝品的藏家,共同玩一出“击鼓传花”的游戏。那就是将赝品继续上拍,等待下一位倒霉者。

而如此乱象,在拍卖业成熟规范的西方国家根本是无法想象的。“艺术品作伪、知假拍假在西方国家都是要判重刑的。前几年有个著名的拍卖公司因为恶意售假,总经理被判了十几年,这在全世界都很轰动。而在中国,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非常严重,就是可以随便举牌,举完又不付款,这在国外也要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吕立新说,在欧盟一些国家,法律对在拍卖会上的买家也作了严格规定:如果买家竞拍成功后拒绝付款,将被判处2.25万欧元罚款和6个月监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