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将成为热点 2013-01-19 15:0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共艺术越来越融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乡村,进入各种形态的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对公共艺术越来越关注,尤其在公共艺术作品的制作与传播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试图发挥其作为城市地标和名片的作用。

 

英国雕塑家安尼希.卡普尔(Anish Kapoor)作品《云门》(Cloud Gate)

说起公共艺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散布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与街头的城市雕塑。其实,城市雕塑只是公共艺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内地最初的萌芽。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共艺术越来越融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乡村,进入各种形态的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对公共艺术越来越关注,尤其在公共艺术作品的制作与传播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试图发挥其作为城市地标和名片的作用。公共艺术作品越做越大,作为公共资产其价值也越来越昂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共艺术的作用做一番梳理。

对公共艺术的认知,最值得关注的是理解其在功能上的衍化发展:公共艺术作品首先出现在广场等公共空间:而随着商业化,在商业空间如销品茂的大堂与通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又如城市公共绿地的出现,公共艺术在其规划、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衍生出雕塑公园等更具艺术特性的公共园地。

在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中,公共艺术也越来越成为热门的话题,当然他们更侧重于经济与艺术的关系,试图借助艺术的魅力,带动当地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他们让艺术面对社会公众,制造各种文化事件,衍生出各种文化节日;另一方面,他们让艺术针对特定的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开发创意产业与艺术园区,乃至不惜以休闲娱乐为号召。

然而公共艺术近年来最重要的进展,还是针对一系列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有特定功能的公共空间引入公共艺术,让艺术融入这样的特殊空间。这正是浦东机场公共艺术项目的价值所在。可以说,浦东机场的公共艺术实践,是近年来公共艺术领域最大的突破性进展,也是对上海的都市形象最重要的贡献。当然。近年来上海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建树不仅限于浦东机场,相类似的还有地铁公共艺术项目:虽然在空间的特性上地铁与机场完全不同,人流更密集、空间更狭窄、功能性更突出,对公共艺术的施展限制更多,但上海有关方面在上大美院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下,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毋庸讳言,当前中国城市与乡村,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扼腕的病症,也成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困扰。对此,公共艺术也许是很好的药方,不仅那些公共艺术作品可以美化我们的公共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入公共精神,重建公共文化。因此,公共艺术势将成为热门话题。

【相关链接】

公共艺术要顾及公众感受

公共艺术如何“过冬”

公共艺术应走出 “少数人圈子”

【编辑:弋倩芸】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