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馆来势汹汹 2013-01-24 11:53:40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Charlotte Sinclair
私人博物馆不是什么新名词。比如非凡的古根汉姆博物馆以及盖蒂博物馆,还有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和纽约的弗里克收藏馆,起初都起源于富有的慈善家们自己的艺术收藏。最近几年,非营利性的当代艺术中心多如雨后春笋,从迈阿密一直“生长”到莫斯科。

私人博物馆来势汹汹

私人博物馆来势汹汹

私人博物馆不是什么新名词。比如非凡的古根汉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m Museum)以及盖蒂博物馆(The Getty Museum),还有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The Wallace Collection)和纽约的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起初都起源于富有的慈善家们自己的艺术收藏。最近几年,非营利性的当代艺术中心多如雨后春笋,从迈阿密一直“生长”到莫斯科。

私人博物馆的独特优势

2011年5月,在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上,香港私人博物馆论坛(Hong Kong Private Museum Forum)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首个私人博物馆论坛。与会人士包括30位私人博物馆所有者(或准所有者)。私人博物馆是艺术的新殿堂,它们是充满建筑创新理念的出色产物,向艺术爱好者展现富有的人或眼光独到者对于艺术收藏的热情。

然而,这些博物馆的规模和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当全世界都为当代艺术而疯狂时,私人博物馆再也不是只对行家开放的场所。收藏家中出现了新一轮建造文化地标的浪潮,包括乌克兰的平丘克艺术中心(The Pinchuk Art Centre)、洛杉矶的布罗德艺术基金会(The Broad Art Foundation)、伦敦的萨奇画廊(The Saatchi Gallery),以及雅典的德司特基金会(The Deste Foundation)和阿肯色州的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The 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它们体现着所有者的品味,同时也充满着自由的气息。“私人博物馆不依靠公共资金或是赞助,它‘自给自足’。”英国苏富比(Sotheby)拍卖行的代理主席、当代艺术的国际专家Oliver Barker说道。

比起公共机构,私人博物馆有自己的优势。在那些由公共资金支持的场所,一个展览可能要四年的时间才能成形,而在私人博物馆则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在当前公立博物馆的预算大幅缩减的时期,收藏家们直接委托艺术家进行创作。这些收藏家遵循着由梅迪契家族(the Medicis)发扬光大的艺术资助的传统,并且为那些新兴艺术家提供重要的曝光机会。“相比起博物馆,你在私人基金会里能够看到更多前沿的当代艺术品。”Barker说。

私人博物馆的影响力

然而,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收藏家会在那些运营有创见教育项目的艺术中心投资几百万美元。“他们展出的展品经过精心筛选,并且带有收藏家主观的情感。同时,他们又使展览增加了教育以及管理的层面。”欧洲苏富比主席Melanie Clore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展览变得更具有整体性。他们使展览具有了深度。”只要看看位于伦敦国王路的萨奇画廊的访问人数就可以感受到私人博物馆日益壮大的力量。2010年这里举办的展览Newspeak: British Art Now每天吸引4785个访客参观,总共接待访客557,192人次,仅次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梵高展。

这并不是西方独有的现象。在中国、东欧、中东和印度这些“新领土”上,私人博物馆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在中国,当公共机构还在试图补上关于当代艺术前沿的一课,那些富有的个体已经在填补沟壑。他们开设博物馆,使得公众能够接触到当今最重要的那些艺术家。

【相关阅读】

上海私人博物馆建设获地方政府聚焦

私人博物馆假货泛滥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